昆侖派可以同峨眉、少林這些門派併成為六大派,可非虛妄,盡管說昆侖派的實力並不算太強,但是最後還不是蹦出了何足道這麼一個老怪物出來,如果不是方孝玉實力足夠強的話,換做其他人只怕是要跪了。
六大派之一的昆侖派就這麼的一朝覆滅,江湖之上陡然聽到這個訊息,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那可是六大派之一的昆侖派,有何太沖夫婦兩名先天強者坐鎮,又豈是誰想滅就能夠滅的嗎。
但是當各方勢力接到埋伏在西域之地的暗探傳來的確切訊息之後一個個的卻是傻了。
昆侖派駐地已經被一把大火燒成了白地,這一下傻子也知道昆侖派這是真的被滅門了。
原本沸騰的江湖一下子變得無比的寂靜起來,大家都在猜測到底是什麼人或者勢力竟然將昆侖派給覆滅了。
天下間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不是沒有,可是細想之下卻沒有這般的動機啊。
作為天下第一人的武當張三豐,一身修為出神入化,自然是有足夠的實力覆滅昆侖派,但是張三豐老好人一個,常年在武當山閉關修煉,連武當山都幾乎不下的,又怎麼可能去對付昆侖派,更何況武當同昆侖派乃是六大派之一,也沒有什麼仇怨。
所以說張三豐的嫌疑被排除,接下來就是同昆侖派同處一地的明教了。
明教的勢力足夠強大,甚至可以同六大派聯合之力相對抗,想要滅掉昆侖派自是不難。
然而想一想的話,明教同昆侖派也算是相安無事上百年了,這其間明教哪怕是處在巔峰時期也沒有對昆侖派下手,如今明教陷入到分裂當中,自顧不暇,哪裡會有功夫去想著覆滅昆侖派啊。
只要腦袋正常一點就能夠想到,明教絕對不會這個時候去滅掉昆侖派而招來其他五派的圍攻的。
如果說拋開張三豐還有明教的話,那麼天下之大有足夠的實力去滅掉昆侖派的其實還有一家勢力。
大元朝廷,別看如今大元朝廷日暮西山,但是那終究是一個帝國,一個帝國便是病入膏肓也不是一個小小的門派所能夠對付的。
元廷有足夠的動機覆滅昆侖派,畢竟天下紛紛鬧起起義,在這些起義勢力後面未嘗沒有江湖勢力的影子在其中,要說昆侖派支援了某一支起義勢力,結果被元庭抓到了痛腳,繼而惹怒了朝廷,滅掉昆侖派震懾江湖勢力倒也不是不可能。
至少這會兒五大派的頭頭腦腦這會兒關起門來商議昆侖派被滅門的事情的時候都隱隱的將矛頭指向了元廷。
不得不說這一次大元朝廷替方孝玉背了一次黑鍋,也讓明教擺脫了嫌疑,不然到時候明教的嫌疑最大,五大派絕對會齊聚光明法。
方孝玉的佈局剛剛開始,整個倚天世界的劇情都尚未展開,他可不想讓五大派圍攻光明頂提前上演,那樣一來一切怕是會變得複雜化。
各門各派似乎是被昆侖派的覆滅給震住了,一些暗中支援一些起義隊伍的勢力收斂了許多,倒是讓天下間的起義一下子陷入到了低谷當中。
這一點倒是不再方孝玉的預料當中,不過就算是知曉一系列的變故所引發的後果,方孝玉也會選擇將昆侖派滅掉,反正早晚都要鏟除,既然有機會,為什麼不早早鏟除呢,至少眼下覆滅六大派的人任務他已經完成了六分之一不是。
等到方孝玉傷勢痊癒走出昆侖山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這會兒昆侖派覆滅所引起的轟動已經漸漸消沉了下去。
畢竟昆侖派覆滅,沒了苦主,也沒有多少人會去關注這些,既然大家隱隱的猜測幕後黑手是大元朝廷,那麼如今大元至少統治天下,沒有誰會跳出來給自己找不痛快。
關於這一點,即便是與昆侖派同氣連枝的其他五派也選擇了沉默,沒有誰站出來要幫昆侖派討一個公道的意思。
方孝玉就在這般的江湖氛圍之中趕到了武當山。
武當山氣象萬千,乃是道門仙山之一,尤其是張三豐名滿天下,使得武當山也隨之名氣大漲,隱隱有道門祖庭的氣象。
世人提及武當山便想起武當派,想到當今天下第一人的張三豐,方孝玉此番前來,一者是要見火工頭陀謀取九陽神功,另外就是想要見一見張三豐這位神話般的人物。
原劇之中,張三豐性子之中帶著幾分童趣,有幾分無賴之感,可是總體而言,比起黑化的滅絕師太、華山二老這些人,張三豐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六大派之中難得的老好人了。
這一夜,張三豐從張無忌的房間之中走出,紅潤的面容之上帶著幾分愁苦之色,對於張無忌的傷勢,張三豐感覺很是棘手,這都快過去一年多了,他最多就是靠著純陽氣息幫張無忌壓制體內的寒氣,卻是無法將之驅逐。
張三豐心中清楚想要徹底的驅逐張無忌體內的寒氣,除非是修煉九陽神功之人出手,要麼就是讓張無忌修煉九陽神功自行驅逐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