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慘重的是天庭星君的損失,作為這一戰的主要戰力之一,這些本來隨著遠古星辰而誕生的星君們極少會有隕落的,但是在這一場大戰當中,紫薇帝君遭受重創,看那情形,怕是沒有一段漫長的時光是恢複不過來了。
同樣那些星君數量幾乎是減少了一半還多,可見這一戰之慘烈程度。
紫薇星君以及其麾下的遠古星君遭受這麼大的損失,唯一的好處只能說暫時天帝的位子穩住了,不用擔心紫薇星君會威脅到他的地位。
至於說天庭諸多神聖,受封諸神雖然說一樣損失慘重,好歹這些人都有真靈在封神榜之中,至少可以耗損天庭氣運使其複生。
倒是那些仙人們可是一下子損失慘重,這些仙人不少都是天帝這麼多年所培養起來的手下,結果在這一戰當中差點就被磨滅一空。
總的來說,經過這一戰,大秦一方損失可謂慘重,但是天庭也好不了多少。
拖著遭受重創的身子,天帝下令一眾仙神打掃戰場,救治傷員,同時不忘關注下界大秦的發展。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如今人間隨著始皇帝率領大軍伐天已經過去了數年時光,這數年當中,天下可謂是大亂,哪怕是有一部分大秦將士竭力鎮壓四方,奈何這些起義軍也都不簡單,非但是沒有被鎮壓下去,聲勢反而是越來越大。
不過只要嬴政不死,那麼人間鬧的再大也危及不到大秦根本,所以太子扶蘇率領數十萬大軍坐鎮長城一線抵擋匈奴大軍,而胡亥則是坐鎮鹹陽,穩固大秦局面,就等著始皇帝伐天歸來。
然而始皇伐天失敗,所有人身隕天界的訊息傳來,人間頓時大亂,始皇帝就是大秦的主心骨,現在始皇帝隕落,大秦尚且還苦苦支撐著的局面一下子崩塌了。
這天下大勢根本就不是胡亥以及扶蘇兩人所能夠鎮壓和掌控的,當然如果說這個時候兄弟二人能夠齊心協力的話,收縮力量倒是能夠保住關中大秦祖地,只要退回函谷關,最多就是恢複到大秦一統六國之前的景象。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中車府令趙高卻是與胡亥密謀,陰謀暗害了太子扶蘇,然後胡亥在大秦帝國風雨飄搖之時強行登頂,耗盡了大秦最後一絲國運。
始皇帝雖然說耗損大秦國運召喚先賢,但是他畢竟沒有耗盡所有國運,哪怕是失敗了,國運至少還能夠穩住大秦佔據關中祖地。
結果胡亥沒有與扶蘇聯手退回關中之地,結果卻勾結趙高陰謀暗害扶蘇,再耗損最後一絲國運登基稱帝,致使大秦最後一絲國運耗盡。
終於,項羽一戰破滅大秦最後一支抵抗的大軍,而斬白蛇秉承天命的劉邦殺入關中,破鹹陽,絞殺大秦宗族。
胡亥、趙高為劉邦所殺,大秦覆滅。
驪山始皇陵,這一座皇陵乃是始皇帝主持修築,明面上對外說是為其修建的陵墓,其實大秦最頂尖的一部份人都知道,這始皇陵根本就是大秦攻伐幽冥的前沿陣地所在。
這一日兩道身影出現在驪山始皇陵之前,正是方孝玉還有在世人印象當中已然死去的扶蘇。
太子扶蘇生性仁善,不止是在大秦,哪怕是在六國餘孽當中也頗有賢名,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始皇帝一統天下,花費數十年以霸道手段蕩平一切不臣,那個時候再由太子扶蘇登臨帝位施以仁政,必然能夠迎來大秦盛世。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道壓迫之下,作為人道之主,嬴政只能夠拼死一搏,結果大秦煙消雲散。
預料到大事難成的始皇帝自然會安排身後之事,所以他才會強行送走方孝玉。
方孝玉不知道始皇帝究竟還有什麼後手,不過出於對始皇帝的敬重,方孝玉出手救下了扶蘇。
扶蘇性子太過仁和,根本就不是胡亥以及趙高的對手,所以方孝玉幹脆將計就計,將扶蘇的一位心腹內侍變化做扶蘇的模樣,替扶蘇去死,而他則是帶著扶蘇來到了這始皇陵。
站在始皇陵之前,方孝玉向著扶蘇道:“太子,吾奉陛下之命,送太子前來此地,陛下之遺命,吾已然完成,陛下在天之靈,吾也算是有一個交代了。”
扶蘇哪怕是經歷了這般的大變,國破家亡這樣的打擊都沒有將其擊倒,身上多了幾分淩厲,不過仁善之念卻是無有改變,聞言向著方孝玉一禮道:“扶蘇多謝國師,若非國師,蘇怕是已經不明不白的做了那冤死之鬼了。”
對於胡亥與扶蘇之間的事情,方孝玉作為一個外人,自然是不好多說什麼。
看了看天,方孝玉向著扶蘇道:“太子,天庭對吾追蹤甚為緊迫,我怕是不能留之太久,就此別過。”
作為大秦國師,方孝玉可是在天庭一眾大能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的,伐天的一幹大秦高層可以說全滅於天庭,然而方孝玉卻是僥幸逃脫,自然成為了天庭的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