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8章 帝王心思

畢竟西遊之路開啟與終結都避不開他這位大唐之主,若然不能從中分潤一部分好處,李世民寧願拼卻性命也要給佛門一個教訓。

眾人對視一眼,齊齊向著李世民道:“吾皇英明。”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不是英雄,而是腦子有問題,李世民何等人物自然會做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選擇。

幾天過後,一道旨意從宮中傳出,大唐陛下感念當年平定天下殺戮太盛,欲召集天下大德高僧於帝都舉辦一場水陸道場的大型法會,以超渡亡魂。

說實話,佛門大能對於地藏王菩薩那簡單粗暴的舉動可是相當的擔心的,李世民好歹也是一代雄主,地藏王卻那般直接引李世民魂歸地府,這要是真的激怒了李世民的話,就算是佛門有應對之法,恐怕也要蒙受莫大的損失。

不只是佛門大能還有各方大能的目光都盯著大唐皇宮,彷彿一瞬間李世民的抉擇成了三界大能最關心的事情。

想要將西遊取經的功德最大化,必然要藉助大唐朝氣蓬勃的王朝氣運,只有千年難得一見的太平盛世方才能夠催生出無量功德。

若然是大唐由盛世變成了亂世的話,只怕西遊功德就要大打折扣了,本來有十分的功德,最後能有六分的功德就不錯了。

帝王更替絕對會影響到王朝氣運,而李世民恰恰是天定的帝王,氣運加身,可以說李世民在,大唐盛世長存,李世民別人所替代,至於說盛世還會不會存在,那可就兩說了。

李世民心有顧忌,怕佛門將他從帝位之上掀翻在地,同樣佛門也有顧忌啊,擅自插手人間帝王更替,那可是大忌,早晚會遭受反噬。

所幸李世民不是始皇嬴政,當李世民的旨意從宮中傳出的時候,許多人終於長出一口氣,一顆心算是放了下來。

天下各大名寺皆是接到了來自於帝都的旨意,佛門早就等著這一日,所以在唐皇旨意傳遍天下之後,諸多高僧便齊齊上路,直奔帝都而來。

帝都長安可以說是天下最大的都城,也是天下最繁華之所在,泱泱大唐無愧於世界之中心。

就算是佛法傳遍天下,若然得不到大唐的認可的話,那也算不得大興,說到底,西行取經的根本目的就是將這件事情從佛門行動變成官方的行動。

只有佔得大義名分,佛法方才能夠順利東傳,然後於大唐正式流傳開來,成為與道教並駕齊驅的大教。

金山寺作為佛門數得著的大寺,值此佛門盛事,自然不可能不派出代表,於是被賜下法號玄奘的方孝玉便走出了金山寺,直奔帝都長安而來。

玄奘不過二十多歲,卻是精通佛法,在金山寺之中,論及佛法造詣之深,可以說無有任何人能夠與玄奘相較。

已然名動四方的玄奘作為金山寺的代表來到了帝都長安,天下各家寺院的高僧彙聚一堂,當真是佛門之盛事。

李世民既然選擇謀求西遊功德,自然不會再去計較地藏王菩薩算計他的事情,畢竟李世民心中清楚,就算是他再如何的在意,比之地藏王菩薩來,他是人道帝王還好,若然百年之後,恐怕在地藏王菩薩眼中就如同螻蟻一般。

前來長安的一眾大德高僧受到了極其隆重的招待,甚至不惜紆尊降貴的親自出現,接見了一千二百多位高僧。

一場水陸法會陸續要持續七七四十九日之久,在這期間李世民曾三度親歷法會現場,使得天下皆知李世民對佛教的重視。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縱然是大德高僧一樣會有佛法之爭,尤其是天下佛法皆為小乘佛法,各家各派對於佛法的理解大有不同,此番聚集在一起,要說沒有爭執的話那才是怪事呢。

也正是有了爭執,這些高僧在做法會的同時也在闡述自身對佛法理解。

方孝玉可以說是這些高僧之中最為年輕的那一個,二十餘歲便精通佛法,佛法方面的造詣許多高僧都自愧不如,自然是成為法會當中的明星人物。

方孝玉憑借自身對佛法的理解,雄辯眾多大德高僧,雖然說無法贏得所有僧人的認同,可是再怎麼不認同,至少這些僧人要承認一點,那就是論及對佛法的理解,方孝玉認第二的話,絕對沒有誰敢認第一。

就在水陸法會風風火火的召開的時候,佛門之中主持西遊之事的觀世音大士帶著惠岸尊者來到了長安城。

菩薩化作老僧,以貨賣袈裟的方式成功的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當然從袁天罡那裡明瞭一切的李世民也樂意配合觀世音菩薩演戲,成功的將錦襴袈裟,九錫禪杖自菩薩手中拿下,並且配合菩薩,當著文武百官之面下旨欲尋大德高僧,前往西天大雷音寺佛祖處求取大乘真經,以渡亡魂,消無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