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到孩子。重要的事重複三遍。這句話一遍一遍地在豬小玉心中回響。只因為懷胎十月,一日分娩,母愛的偉大就是母親從來不會拒絕自己的孩子,因為十月懷胎相處,出孃胎就是最熟悉的人。因此母子都很熟悉。
豬小玉默默地思索了良久,就是睡不著。空氣都有些不安分,不冷不熱,冷熱交替,形成對流。豬小玉的心隨風動,心跳跟著風鈴隨風飄,心不由己,忍著心疼又不敢驚擾別人。
應該是這樣的吧?豬小玉的身影走了,驚訝地發現自己就像是有特異功能一樣。
不受控制地,豬小玉身影隨心如夢似幻的偏離了原本的地方……
不知道為什麼?豬小玉也搞不懂,整理好了鋪蓋,就像有人睡在床上一樣,轉身之際……心裡有了一種異樣的感覺。
結果已經很明顯了……靈魂出竅了。
為了不讓人察覺,豬小玉想也沒想就迅速地關上門。接著飛快地奔走不上幾十裡遠近,豬小玉真個身輕體盈,忙移步出門,上了大路。
everyone has his on ife.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路。人生路不好走,也抗爭,也接納,也悲憫憐惜。一程又一程,長亭再短亭不覺就走了千裡之外。
涼亭,俗稱路亭。古詩曾有“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言盡路途遙遠鄉關難至的惆脹。
路亭,顧名思義,建在路邊小亭子,沒有華麗的瓦片,只有簡簡單單的沙石土牆,為來來往往、負重的行人、商者提供著歇腳的地方。村與村之間,只要相隔三五裡,中途就有一個路亭。路亭,並非園林建築,卻是樸實無華,實用至上,不僅可為行人停下歇力、納涼,更可為農人避雨之用。
悠悠古道,寂靜路亭,每個路亭都有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它承載了太多的離愁別緒,有人知道嗎?
歲月流轉,慢慢的被留在了歷史的年輪裡,慢慢的被淘汰、被遺忘,也許有一天,暮然回首,去追尋它的腳步,也許有一天,再難尋覓到它的蹤跡……
長路迢迢,水雲渺渺,潺潺緩緩流淌的小河,待耕的良田阡陌,無心賞玩,就知道朝著自己想見的人那兒前進。
不知從何時起,豬小玉再遠的路,有顆時刻掛念孩子的心都不算遠。她的確是想要見見孩子了……恐怕是母親都會想著孩子。母子其樂融融在一起生活。母親一生一世都深愛著孩子,去保護孩子——護犢子。
是啊!這就是本性。古人說,虎毒不食子,就是動物也會這樣,豬小玉總不至連禽獸不如!
人世間有其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與人不便,不得不離。然人間之變故,無可奈何。看著豬小玉的模樣,令人忍不住心疼起她來。
本來就一無所有,豬小玉這個人的旅程,也不曾擁有過什麼。這一切,即在豬小玉的一念之間,皆有她自己親手創造。生命充其量只是為了謀生,越算越想抓取,越算越貪婪,越算越恐懼,生命就這樣被五花大綁。
在地球上,無論想誰念誰,也是追求自己臆想的那個摯愛完美的人。從精神層面上講,那人都是自己的意識創造出來的角色而已。
跟風起勢,東南西北風,東風猶可,西風也將就,南風溫困,北風把天猛吹一個大窟窿!對有心的人到來,幸運之至說:“是什麼風把你吹到這來,大駕光臨寒舍!”
風邀人心搖,只為逍遙。人雖心動,如夢魂銷。花柳的巷子,壯觀的高樓,風不讓出走的橋。轉迴廊,出綺戶,丹鳳街燈也更亮,行過朝天宮,穿過紫竹林,複得青枝綠葉,到了林仙夫婦家藥店鋪。
繁華的都市,沒落的山寨,處處都有青澀的足跡和心酸的淚水,但沒有一個地方,能承載顛沛流離的人所有的委屈和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