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章 照片

從大四開始,學生開始進行實習。

而一些優秀的學生,則是在本科階段就開始跟著一些導師實習了。

這裡面就有被導師選中的,被學校保研的。

大四的時候,沈月恆與方喬都被學校的馬連亮教授選中,跟著他做專案。

馬連亮,傳媒大學的明星教授,碩士生導師。

說他是明星教授,是因為這位馬教授除了教書做學問外,尤其喜歡和媒體打交道。

他長相儒雅,風度翩翩,外表很有賣相,言語通俗易懂、風趣幽默又不失水準和深度,所以很得媒體的歡迎。

經常作為特邀嘉賓、文化學者、評論員等身份,做客國內很多家電視臺的各種節目。

在國內頗有名氣。

所以不論是沈月恆還是方喬,能跟著劉教授做專案,都很是高興,很珍惜這個機會。

也都想繼續考取本校的研究生。

如果是學表演,那麼可能是不是讀研並不是太要緊。

但作為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學歷還是很重要的。

劉教授也很器重這兩個學生,已經明確表示了,會保送他們讀自己的研究生。

但在大四上學期,發生了一件事。

這位馬教授有一個愛好,那就是酷愛攝影,並且還是京州攝影家協會的常任理事。

那一年,馬教授去高原採風的時候,拍攝的照片《藏羚羊、鐵路關》在發表後很受好評,並且入選了國視年度十大新聞圖片。

在領獎的時候,劉教授很動情地表示拍攝這張照片是多麼的不容易,是“在掩體當中等了八天時間”,而且強調是“幾乎是八個24小時”才拍攝到的珍貴圖片。

自然現場觀眾都很感動敬佩,掌聲如雷。

劉教授也因此又一次提升了知名度,並且被提名為京州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但作為劉教授的學生,沈月恆很清楚這張照片的來歷。

圖片中的羚羊是真的,橋也是真的,但是瞬間卻不是那麼好趕的。

畫面中羚羊照片、火車照片不是同一時刻拍攝,而僅是在同一地點拍攝,為了追求“更有感染力”的畫面,才合成在一起的。

再說的通俗一點,這是被ps過的假照片。

沈月恆很不認同劉教授的做法,幾次去和老師商量應該說清楚事實。

再不濟,也不能要這個獎。

但劉連亮卻是怒斥沈月恆莫名其妙、不知所謂。

“攝影是一門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是要高於生活,適當的誇張是藝術手法,怎麼是作假?”

這自然是強詞奪理。

因為劉教授的照片是以新聞照片的面貌出現的,不是影視劇的劇照。

眾多攝影範疇中,難度最高要算是新聞攝影。

攝影記者除要熟悉相機的操作,在新聞發生的瞬間以相應的設定拍攝同時,還要對新聞的背景有豐富認識,在照片中傳遞新聞內容。

但有時候,即使你是經驗老到,得獎無數的攝影記者,要拍出一張新聞性強、貼題的好相,最重要的還是運氣。沒有運氣怎麼辦?就開始造假了。

就像劉教授做的事情。

但真實性是新聞攝影的原則,也是底線。

要沒了原則,那些孜孜以求的新聞人,那些為了真相赴湯蹈火的新聞人,那些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的新聞人還該追求什麼?

於是沈月恆據理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