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章 《尋爹》(第一集)

節目的開始,鏡頭就離開了繁華的都市,來到了一個山脈連綿、山清水秀的鄉村。

影片上打出的字幕顯示,這裡地處華國邊疆某省,距離京州有足足一千多公里的距離。

節目組是坐了4個小時的高鐵,又轉了3個小時的普通綠皮火車才到的。

風景雖好,但經濟卻很不發達。

在一個小村子裡面,見到了尋爹的女人公,黃盼盼。

面對鏡頭,黃盼盼說起了自己的身世。

“我叫黃盼盼,我隨我媽的姓,我只知道我爹姓楊,叫楊文舉,但我也從來沒見過我爹,不知道他長什麼模樣,也不知道他現在住在哪裡,下面我要說的故事,是從小到大,聽周圍的鄰居們說的……”

隨著黃盼盼的講述,觀眾們終於知道了這個尋爹故事的背景。

這個村子叫“黃家村”,不是現在窮,之前更窮。

在30多年前,村裡面搬來了一戶城裡姓楊的人家。

不知道姓楊的這家人為什麼要從城裡來到這個小村子,但他們家不怎麼會種地,在村裡面過得日子很苦。

而黃盼盼的媽媽黃秀芳,當年卻是村裡的名人。

村裡面修水渠,生產隊特意從報名的村民中選出來一些人組成突擊隊。

報名中,還有不少的女青年,於是專門組成了一個“鐵姑娘隊”。

黃秀芳就是“鐵姑娘隊”隊的隊長,帶著自己的隊伍開鑿隧洞。

這開鑿隧洞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在隧洞裡,由於井深洞窄,作業困難,黃秀芳帶頭掄錘,跪著打,站著打,再苦再累也沒有退縮。

鐵錘錘打在手上,就簡單包紮一下傷口,咬咬牙再接著幹。掄錘時間長了,臂膀腫了,含著眼淚咬著牙堅持。

用現在的話說,黃秀芳是貨真價實的女漢子。

就這樣,黃秀芳堅持不懈地率領“鐵姑娘隊”和男民工一道,大幹苦幹60天,打通了400米長的隧洞,使渠水流到了水源匱乏的黃家村。

黃秀芳因為這出色的表現,成為了村裡生產隊的副隊長。是黃家村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村幹部。

那家城裡人是一家三口,有一個兒子,叫楊文舉,長得很文弱,很秀氣。

年齡比黃秀芳小兩歲。

楊文舉喜歡看書,喜歡寫字,據說之前還是城裡的大學生。

但是他不會幹農活,不會做飯,被村裡的人嘲笑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楊文舉甚至都不認識莊稼,剛來的時候分不清莊稼和草。

村裡組織集體勞動的時候,楊文舉鋤草的時候把玉米苗當草鋤了,鋤完光剩草了。

自然被生產隊長狠狠訓斥了一頓,因為糟蹋糧食,所以罰他不許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