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之前的言論道歉,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黃盼盼要尋找自己的親生父親了,不是為了利益,只是為了滿足一個幾乎失憶的老人最後的心願,我淚目了。”
“對啊,我此時不改變我的看法,那個楊文舉就是一個老人渣,老王八蛋,但我又希望節目能找到他,讓他能來到黃秀芳的面前,說一句,對不起,我來晚了。”
“同樓上。”
“大家轉發起來。”
“楊文舉,你看到了麼?”
“尋找楊文舉!”
……
觀眾和網友除了轉發評論外,也做了更加實際的工作。
因為節目裡面也提到了一些線索,所以很多網友就開始根據這些線索,提供了很多的資訊。
光是年齡相仿,叫楊文舉的人,就一下子被推出來十幾個。
包括楊文舉後來讀研究生的那所大學,也有很多畢業生、在校生開始自發地尋找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品很是操蛋的校友。
學生都是單純而熱情的。
他們一邊大罵這個校友敗壞了學校的名譽,同時又真的希望能找到這個人,完成黃秀芳的心願。
這些網友的互動,這些尋找的過程,都被沈月恆用攝像機錄了下來,都是《尋爹》第三集)的素材。
只是可惜的是,網友提供的那十幾個同名同姓的楊文舉,經過一一調查,都不是正主本人。
所以沈月恆還是把尋找的重點,放到了那所大學上。
希望透過學生名冊,尋找到楊文舉的下落。
最大的困難,也恰恰是在這裡。
那一年,這一所大學一共招收了213名在職研究生。
其中男生135人。
學校也很配合,提供了當初招生的全部名單。
但正像是黃秀芳當年寫信,黃盼盼後來調查一樣,查詢楊文舉時,都是查無此人。
包括在熱心學生的幫助下,找到了校友會幫助,也沒人認識一個叫楊文舉的人。
難道這人憑空消失了麼?
還是說,當年他說是去大學報道,但是沒有上學,而是去做了別的?
尋親到此,陷入了僵局。
這些過程,沈月恆都同步在微博上進行了直播。
也就是說,雖然第三期節目還沒有拍完,更沒有播出,但已經有了充分的關注度。
有熱心網友把當年的學生名單也發到了網上,呼籲大家一起找。
沒用。
已經找了很多次,都沒有。
有一點很可惜,當時學生的檔案並不完備,所以只有簡單的文字材料,唯一的證件照也只是一張一寸的照片,並不是足夠的清晰。
這時候,一個網友的評論提醒了沈月恆:“是不是改名了啊?這小子做了虧心事,所以不敢用本名了?”
“對啊!我怎麼這麼笨!”
“改名,一定是改名了!”
沈月恆一拍大腿,有些惱火自己的愚蠢。
既然這個楊文舉想好了不再和之前的人聯絡,那麼他怎麼還可能用本名?
那個時代的戶籍制度,遠沒有現在這麼嚴謹,所以動點手腳,還是很容易的。
喜歡頭鐵巨星請大家收藏:()頭鐵巨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