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顯然沒有對學生認錯的習慣。
於是把腰一叉:“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其他的都是虛的!一個學生別管會多少東西,只要考試不及格,就是差生!就是廢材!”
沈月恆反問:“那要是一個學生,數學好,物理好,化學好,但是除了這些什麼都不會,不知道與人如何交流相處,不知道團隊協作,自私自利,甚至沒有禮貌,不孝順父母,這樣的學生就是好學生麼?”
“如果一個學生拿到了奧運冠軍,但就是因為不會做微積分,他就是一個廢材麼?”
高中老師被問得有些羞惱:“你這是詭辯!”
沈月恆馬上頂回去:“你這是誤人子弟!我雖然不是老師,但我也知道教學要因材施教!”
“什麼是因材施教?”
那高中老師正要回答,卻被沈月恆打斷。
“不要你說!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沈月恆不愧是擁有“大百科全書”道具的男人,此時說起這些名詞釋義來,那是分毫不差,與書本上的一模一樣。
沈月恆:“聽到沒有?全面發展的前提是因材施教!你連因材施教都不懂,非得教貓看家,讓狗抓老鼠,結果他們都不適應,你就說他們是廢材,你覺得合適麼?”
“因為你教的都是一群小羊小馬,你只會教他們跑步。現在出來了一隻小鳥,因為你不會飛,所以你就嘲笑小鳥想翱翔的夢想是白日做夢?你覺得這樣對麼?”
沈月恆咄咄逼人質問。
問得高中老師汗都流下來了。
但他不想認輸:“難道他退學就是對的?值得提倡麼?如果每個學生都和韓雨翔一樣,都退學回家當作家,當歌星,那不是天下大亂了?”
沈月恆正色應答:“我也部分認同之前某位觀眾的觀點,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或許有一天,韓雨翔也會後悔。”
“但這都不是你們肆意嘲笑他夢想的理由。”
“一個人,並不能代表體制。以後,韓雨翔成功了,不能說這是反抗教育體制的成功,這只是他一個人的成功。相應的,失敗了,也不能說追求夢想有錯,只能說他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
“韓雨翔的事情只是一個個例,所以我們只能就事論事地分析,事實上就是,不論是從主觀上,還是客觀上,他都已經對在學校學習完全失去了興趣,並且目前,他也找到了一條自己想發展的道路,那麼只要他不是為非作歹,我們都應該支援這樣一個尋夢的年輕人,至少他很勇敢。”
“至於會不會影響其他的學生?我從來沒說讓天下學生都以韓雨翔為榜樣,都去退學。”
“退學並不值得提倡。”
“我要告訴那些蠢蠢欲動的同學們,清醒一點,韓雨翔不是你們逃避學習的擋箭牌,因為別人可以做的,你們不一定能做。不是看見別人似乎放棄去做一件辛苦的事情,好像活得也不錯,你就可以學他的。”
“韓雨翔在退學之前,已經獲得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已經成為社會媒體關注的物件。雖然首部小說《九重山》出版受到了一些阻力,但我想肯定會出版的。”
“就算他最後當不了真正的作家,但至少有名氣了,在社會上混不難。”
“而大部分人呢?別說學習不好,別的地方也還沒做出什麼成績。不是每個想退學的人,都有韓雨翔的才華和際遇,別想著退學之後可以透過劍走偏鋒成就一番事業。你們要先走出一條路,證明自己的本事,再考慮退學是不是必須。”
“想想你們除了考大學之外,還有沒有別的謀生手段,再說你們也要學習韓雨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