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恆拒絕的道理很簡單。
首先,他就不喜歡這種官面組織的活動。
不喜歡對方拿著冠冕堂皇的大帽子,逼自己必須去參加,還想讓自己免費幫你們出力。
不是沈月恆計較出場費,而是對方你連提都不提,就是對我缺乏最起碼的尊重了。
但這還不是沈月恆拒絕演出的根本理由。
最根本的理由在於,現在這片要開發的區域,這片已經荒廢了工廠,正是之前的藥廠。
也就是沈月恆的父母之前工作的單位。
幹了很多年,然後企業破產,員工離崗。
沈月恆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當時離崗的並不只是沈家一家,而是有很多家。
因為這個藥廠曾經是全縣最大的企業,縣裡接近三分之一的工人,都在這裡面上班。
所以沈月恆對這片廠區的感情,相當複雜。
一方面,有著很深的感情,都是自己兒時的記憶。
作為一個工廠職工子弟,沈月恆很小就熟悉在食堂打飯,在公共浴池洗澡,在籃球場上看人打球,拿著理髮票去理髮,在供銷社買東西的生活。
工廠大院有自己的幼兒園、附屬小學、中學,有自己的醫院、電影院、文化宮。
逢年過節,開聯歡會。
還會為了青年男女職工處物件搞的聯誼舞會。
每一個大院,都是一個小社會。
裡面包羅萬千,人情冷暖都有。
但後來,全變了。
廠裡的效益越來越不好,工資從拖欠到沒了著落。
商店、電影院關了門。
文化宮人去樓空。
很多人一家都是工廠職工,於是生活一下子就沒了著落。
衣食住行,全部沒了依靠。
老人看病,孩子上學,全都不知道去哪裡弄錢。
有本事的,開始到南方去,到外面去打工,闖世界。
但更多的人,卻只能是依靠出賣自己的苦力,在家鄉附近拼命掙扎。
甚至還有出賣更加珍貴的東西……
沈月恆的父母都是當年的離崗工人。
經歷了多少人情冷暖、世態炎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