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著名文學評論家司馬無情:“買橘子為什麼感人?因為父親穿行鐵道爬上爬下相當費勁。行文至此,在平實中又見曲折,把文章推向抒情的高潮。語句不多,但飽含深情,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在這父子即將遠別的特定情境下,父親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樣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勞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樣感人至深,給作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年度最佳散文,我投《背影》一票。”
知名媒體人曹寶國:“這麼深情的文章,節目現場居然被忽視了?事後在網上還被人群嘲?這才是文學的悲哀,教育的悲哀!”
京州名師葛珍:“看不懂《背影》,讀不懂《背影》的,都應該回學校重新進修一遍!”
京州三中教務主任:“已經把《背影》列印,傳送給了全體學生,要求閱讀、理解、體會!”
小說家董峰:“現在是眼球經濟,流量為王,要求的都是最直觀的刺激,包括感情也是一樣,非得痛哭流涕才真摯,卻體會不到細水長流的雋永。”
傳媒大學教授歐陽無敵:“《知音難覓》我看了很多期,很多節目裡,秦浩哭得稀里嘩啦,我卻只覺得尷尬,特別是採訪很多港臺藝人,雞同鴨講。秦浩跟那些嘉賓的對話就不在一個平臺上,不在一個氣場上,人家是拿它當成一個娛樂的事,秦浩又想很煽情地去追究人家的感情經歷、生活經歷,結果效果差強人意。最明顯的是張歌神那集節目。不談當年的輝煌經歷,反而盡揀雞毛蒜皮的小事來說。但沈月恆這期,是我覺得最好的一期,可惜沈月恆完成得很好,秦浩卻沒有接住。”
現場觀眾楊某:“我是現場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楊先生,當時錄節目的時候,氣氛很不友好,秦浩很有針對沈老師的意思,沈老師還能如此配合,可見風度。”
網友:“呵呵,之前那個要和秦浩學文學的人哪去了?現在知道誰有本事了吧。”
……
眼看著《背影》在社會上受到的追捧越來越多。
秦浩和他的粉絲也是越來越尷尬。
真是被啪啪打臉啊。
當初,秦浩的那本《文藝人生》出版的時候,也找了一些文學界的人士來付費吹捧。
可惜啊,請來的都是一些二三流的人物。
吹的也是乾乾巴巴,並不走心。
哪像是沈月恆這樣,吹捧他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比自己的排場不知道體面到哪裡去了。
更讓秦浩無語的是,網友的態度。
網友大多都是隨風倒。
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
聽風就是雨。
之前被秦浩帶節奏,所以都說沈月恆的故事敷衍應付,不登大雅之堂。
現在,一看這麼多專家學者都對《背影》如此推崇,於是也都開始吹捧起沈月恆來。
“沈老師好有才!”
“是啊,簡直是全能!”
“其實我早就看出沈老師的內涵了,只有那些庸俗的人才看不出來。”
“沒錯,說的就是秦浩!這秦浩還好意思自稱是文學青年?真是恬不知恥,好大的臉!沈老師現場說出了那麼感人又有意義的故事,居然一點都沒聽出來?真是可笑。”
“對啊,這水平還好意思出書?出的都是垃圾吧。”
“呵呵,墊桌子正好!”
這一吹一踩,讓秦浩那個酸爽啊。
……
這股《背影》的熱潮,不但影響了文學界和評論界。
還影響到了沙雕網友。
很快,“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在社交媒體上走紅了。
並且不出意外地被網友玩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