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從入場儀式就開始了。
為了提高演出的檔次和逼格,主辦方在演出前弄了一個走紅毯的儀式。
此次商演,一共邀請了接近20位的明星。
當然,咖位有大有小。
其實看誰的咖位最大,有一個最直觀的辦法,那就是看節目單的出場順序就行了。
演出7點開始。
那麼誰的演出時間最黃金,就意味著誰的咖位最大。
……
當沈月恆走紅毯的時候,引起的歡呼不斷。
以至於,下一個走紅毯的明星,明顯是受到了冷落。
此人叫王柏彬,是國內資深歌手。
出道早、資歷深。
並且特別愛走穴,特別喜歡參加這樣的商演撈金。
每年在明星收入排行榜上,都很是靠前。
王柏彬雖然不像是有的歌手,靠著一首歌唱一輩子,連一場演唱會都撐不起來。
他也有十幾首耳熟能詳的金曲,但最出名的一首歌,卻是《永遠的朋友》。
這是一首宣揚友誼的歌,因為歌詞真誠感人,旋律優美,朗朗上口,所以自從推出後,好評如潮。
特別是每年的畢業季,這首歌更是學生群體中的保留曲目。
前奏一起,淚目不斷。
而在飯桌上,一群老爺們喝的臉紅耳熱後,往往也都會勾肩搭背,吼上幾句。
所以雖然這首歌已經推出很多年了,但並沒有因為歲月的洗禮而褪色。
而是歷久彌新,成為傳唱的經典。
常年佔據ktv點唱榜的前幾名。
王柏彬之所以這麼受商演組織方的歡迎,這首《永遠的朋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為這首歌的受眾太廣了,往往王柏彬起了一個頭,就是全場大合唱的局面。
迅速把演出氣氛帶動起來。
王柏彬曾經自嘲地說過,這首歌唱了幾百遍,都快唱吐了。
但也曾經驕傲地表示,自己這首《永遠的朋友》,已經把友誼寫到了極致。
是一座無法超越的高峰。
以後那些詞曲創作人,都會下意識地避開友誼這個話題了。
可見是多麼的自信,多麼的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