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他來說是欺師滅祖,拋棄家庭和最在意的情感,不可能發生的事。”
這一長段話,李一白開始還只是正常分析。
後來越說越順暢,越說越堅定。
甚至完全忘記了自己只是助理導演的身份。
只覺得自己進入了創作狀態,應該把這一切都講出來,不說,就會寢食難安。
說完,他有一種讀書時解開一道數學題的成就感。
也有那種作為掌舵人徹底分析出一個人物的滿足感。
此刻,他豪情萬丈......
眾人聽到李一白這一段話,也都低頭看向劇本。
黃建中一會兒翻看劇本,一會兒翻看小說原著。
認可了李一白的想法。
張記中更是感覺自己遇到了知己,恨不得與他痛飲千杯。
他朗聲道:“對,就是這樣。”
“我也是個演員,咱們抓一個人的行為邏輯,一定要搞清楚他的行為準則,最高任務。”
“令狐沖這個人幼稚,在外人看到似乎沒有什麼原則,三教九流他都不嫌棄,願意主動交朋友。”
“但這只是外表,他實際在意的是情,尤其是對師門的情感。
他對小師妹的愛慕,其實更像是對師門,對父子情,母子情的投影。
小師妹之所以一直留在他心中有獨特地位,是因為他潛意識在模仿嶽不群。
嶽不群也是取的他師妹為妻,也就是他的師孃。
這種對情感的重視是令狐沖最大的特點,也是他在腥風血雨的江湖裡悲痛欲絕的源泉。
他最開始和任盈盈在一起時,想的也是報答恩情:這姑娘待我這麼好,我該如何報答。
後來才慢慢轉化為恩愛並重,嵩山比武之後才是愛比恩深。
就像任盈盈說的那樣:直到此刻我才相信,在你心中,你終於是念著我多些,念著你小師妹少些。”
張記中說到這個地方,內心非常激動,手舞足蹈,甚至留下了幾滴眼淚。
額,這時候,一眾人都是懵逼臉。
李一白早就聽說張記中是個很容易感動的人,但他沒想到這也能留下眼淚.....
等了一會兒,張記中緩過神。
“不好意思,我太激動了。咱們繼續說劇情,黃導你覺得呢?”
黃建中道:“你們分析得很有道理,我同意,這樣吧,我們商量一下劇情要怎樣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