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開工起來,就像一個戰場,現場一片熱火朝天。
但凡有點追求,或者組內有點地位的人都忙得腳不沾地。
事永遠是做不完,總能做得更好。
只求混日子的,也必須避開領導,才能躲著吹牛打屁。
現場時不時傳出“哧溜”“哧溜”的聲音,道具組的木匠師傅在製作道具。
一切在電視上出現的木桌,擺件,帳篷,角色的武器,都是他們在製作。
做完新,還必須要做舊,才會顯得自然。
還有“刷”“刷”“刷”的聲音,這是服裝組的裁縫用縫紉機在現場縫製衣服。
拍攝過程中,服裝組還要不停的收集新的方案,儘可能多準備出一些衣服給主角。
或者給一些重要配角換妝。
把耳朵朝向遠處,還有“哐哐哐”的聲音。
這是置景組的人員在11搭思過崖的景。
思過崖,按照原著介紹實在太險峭。
在之前的日子裡,李一白跟著郭縉宇跑遍浙蘇兩省也找不到適合拍攝的外景。
最終作罷,劇組只能自己搭一個出來,設計圖加上施工成本,單這個景都花了幾十萬。
大鬍子,李一白和黃建中對流水般的花錢都很心痛。
這些東西放在鏡頭裡除了增加場景的豐富程度以外什麼用也沒有,現在的觀眾根本不會注意到。
但這是必須做的,三人都認為這是劇組的底線。
真實感,真實感,真實感。
一切都是為了真實感!
......
導演桌前。
眾人聽說有表演,都讓開地方,給彭燈懷騰出舞臺。
彭燈懷離開桌子,把桌子前面的一塊地,先繞著場地走了兩圈。
然後回頭“刷”地一下,變出一張白色面具。
這張面具是水墨風的。
面具上有兩雙眼睛,兩隻鼻子,青面獠牙。
是彭燈懷根據黃建中的要求全新設計的帶有恐嚇性質的面具。
黃建中和李一白看到這面具都叫好,等著下面的表演。
接著彭燈懷不回頭了,只是手迅速往上這麼一抬。
“刷”地一下臉上又是一張紅色面具。
這面具是大紅色打底,眼睛眉毛鼻子嘴巴都是黑色和白色混搭的。
兩張面具都很有特色,一看就能記住。
現在可不是日後的網紅時代。
眾人都沒見過如此神技,驟然見到,都大呼精彩,掌聲不斷。
這就是之前提到彭燈懷大師的又一次創新了。
在這部電視劇之前,變臉藝術家都是回頭才能順利出換臉譜。
這種方法在現場表演的舞臺上沒什麼違和感。
演員可以用一些方法掩藏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