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輩子》葉國立自己攢的本子,老舍小說改編的。
找了馮褲子做策劃,帶著自己的老搭檔鄒靜芝一起商量出了劇本。
最後還是巨星影業的黃毛鄧健國主投。
拍得挺好,可惜最後也沒能上星。
由於是講老北平故事的,所以能在北平四套播出。
然後憑著葉國立的關係賣到了蓉城電視臺,勉強回本。
這劇劇情也是這時候流行的年代劇。
就講主人公福海的一生,主要就三人。
福海,趙二和劉方子,名字都特大眾。
老實說葉國立挺有cp體質的,和誰都能湊成一桌。
何兵,李成儒。
更熟的皇阿瑪,和珅。
李一白甚至能看他和葛大爺坐下聊半天日常......
葉一凡就在這劇裡演他兒子順子。
老葉也是慘,和兒子的感情全靠在戲裡培養,嗨.....
這戲主要拍老北平城的,所以大部分戲份都在李一白前兩天去過的飛騰影視城。
不過也有例外的,這幾天剛開始拍。
有幾場戲條件尚可,就在琉璃廠的一個四合院拍了。
李一白他們今天要去的就是這裡。
早幾年,這種院子好找,所以很多戲都在真四合院裡拍,現在逐漸少了。
他們到地方的時候,院子門口正人來人往,不斷有人進進出出。
送道具的,傳話的,混亂中又帶著幾分利落。
李一白一邊走路,眼睛裡就自然地在觀察劇組其他人。
葉國立管理做得相對較好,片場秩序比《武林外史》要好,但比不上央媽的。
進了門,院子正中央擺著臺攝像機器。
正對門的角落上放著監視器和導演椅,葉國立,何冰,李成儒和王潔就圍在旁邊。
站著的站著,坐著的坐著,一邊看劇本一邊聊戲,看樣子還沒開始拍。
這戲是葉國立家庭檔,王潔當製片人,葉國立當導演,還搭上個葉一凡。
所有人都在忙自己的事,也沒人瞧見他們。
葉國立在片場很嚴肅,所以劇組的聲音不多,三人進去了也沒人理會。
衛盈瑩見狀主動上去打招呼。
“葉叔叔,潔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