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劇的正確製作結構,通常都是u型的。
籌備期長,拍攝期短,後期製作又長。
這樣可以儘量的簡短製作需要的人數,替製片方節約點錢。
江雪柔是帶著任務來的。
她製片的這部電視劇已經拍攝過半,要開始替導演仔細考慮後期的事了。
按照的原來的製作計劃,這部試水的劇質量只要可以達到中等就滿足了。
特效上也只是試水,找了幾家特效公司,分別讓他們製作,然後看最終成品。
目的也是為了篩選製作的好的公司以後長期合作。
可拍攝過程中,她又覺得還有進步的空間。
這部劇的賣點之後就是特效。
這二位導演拍攝中算是盡心盡力,文戲武戲質量都是上乘,有精品劇的潛質。
要是在特效上拉胯,實在太可惜了。
因此她中途離開劇組去了趟花都,跑了趟特效的事。
花都那邊有家公司做了幾秒鐘的樣片,讓她非常滿意。
製作本質上仍然是個大工程,需要一個團隊做事,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
李一白已經知道江雪柔是去跑特效了,因此也沒有多問。
戲馬上要拍完,她也拿到一些素材人敢回來了。
......
天已經熱了起來,李一白剛掛電話。
見江雪柔從遠走走來也不急著拍下一場戲了,朝她揮揮手。
然後坐在導演椅上翻看劇本。
旁邊的場記有眼色,搬了根凳子過來。
江雪柔到了正好坐在凳子上。
“江總你休息會兒,坐。”
江雪柔見他在翻劇本,也沒有打擾他,自顧自喘了口氣。
“李導,我跑了幾家公司,帶了些樣片回來,你看看。”
“幾家?”李一白有些好奇
江雪柔道:“嗯,幾家,我覺得咱們這部劇實在太好了,特效也要做好,所以多跑了幾家。”
“行吧。”
他這才知道江總是真的下了決心想把這部劇做出質量,特效公司都跑了幾家。
不過這需要黎文彥和他最終敲定,所以才特意過來。
李一白抬頭看了看張孝正和張縉,這二位還在排練動作。
他想給這二位一個機會,道:“張孝正,你過來。”
張孝正小跑過來,點了點頭道:“江總好,李導,怎麼了?”
李一白道:“你表現很好,給你個機會,自己拍一段打戲,然後想好剪輯手法,給我遞個書面方案,如果好我會用你的方案。”
張孝正聞言大喜,道:“謝謝導演,謝謝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