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莉緹的演技是標準的港式,態度也是港式。
李一白講戲,她就認真聽,認真理解。
一步一步拆解動作,她就模仿。
最終拍下來,要說有多震懾人心算不上,但完成基本任務沒啥問題。
畢竟他們演戲都有模板,模仿正是最擅長的。
而且馬伕人和鍾莉緹都是那種美而自知的人。
演起來契合度很高,甚至有一場戲還算個小爆發。
李一白對這個演員總體很滿意。
王朋舉強塞這事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不過,這邊的戲總體不多,加起來也就兩三天的事。
他還專門個沈星浩留了一天拍轉場和空境的時間。
拍完就準備繼續收拾東西繼續轉場。
製片組那邊收到訊息也有心理準備。
這些戲本來就是作為活動空間給李一白預留的。
其實在之江的影視基地和大理的天龍城其實都能拍。
屬於完全自由時間。
完成了這段,他開始和趙箭一起搬家,前往之江省。
.......
之江和全墉武俠契合度很高。
他自己就是之江人,寫小時是難免會帶著地方色彩。
桃花島,燕子塢,揚州都是標準的南方特色。
同時,之江省內的旅遊局和地方領導都非常開明。
想把全墉打造成當地的一章文化和旅遊名片。
兩方都有意的情況下,關係好也就理所當然了。
得知央視要拍《笑傲》,他們就主動聯絡。
拍攝過程中下面的領導也非常配合,多次慰問。
《笑傲》播出時,在全國報紙都在批判這部劇。
也只有之江的紙媒在公開唱反調錶示支援。
到了《射鵰》,劇組遇到王瑞的事缺乏資金和人手。
當地政府決定和劇組共同出資籌建射鵰影視城支援了電視劇的拍攝。
同時派了電視臺的人手支援劇組。
後續宣傳報道上也是盡了大力。
現在《射鵰》的一輪播放權大部分已經賣出去了。
按鬍子的說法,之江省的版權是錢是給得最多的~
別人對你這麼好,劇組自然要投桃報李。
到了《天龍》,劇組這邊把能安排在這部的戲都安排在這邊了。
其中大部分都是新昌縣。
這地方可能是因為太窮了,格外重視旅遊資源。
《射鵰》劇組進駐時,李一白就在縣城的大道上看到過“唱《笑傲》,迎《射鵰》,新昌人民齊歡笑”的橫幅。
現在劇組再次過來,李一白也豪不意外地看到街上又拉起了橫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