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問道:“有觀眾反應,《射鵰》文戲和武戲的不同導演匯出了不同風格,武戲部分是典型的港劇節奏,打得非常漂亮。文戲部分則顯得過於冗長拖沓,請問張導.......”
張記中大手一揮,直接打斷了記者的問話,把問題推給李一白:“我要宣告一點,我不是《射鵰》的導演,我只是製片人。關係具體拍戲內容可以問我左邊的李一白導演。”
好吧,李一白被動回答,他接過話筒。
同時在腦海中思考怎麼回答。
在他看來,這個問題是在沒事找事。
雖然說是武俠戲,但你要一直打也是不可能的。
恰恰相反,武俠戲的文戲才是戲眼,非常重要。
他思考一下,自己做的東西節奏應該是很不錯的,張弛有度。
當下舉起話筒自通道:“我是總導演,文戲武戲有多長最後都是我決定的,這點大家要知道。所以這版的武打才這麼暢快,至於文戲是否拖沓,我相信一個人的意見做不得數,要看看所有觀眾。戲不分拖不拖沓,只分吸不吸引人,我相信自己拍的戲吸引人,觀眾也會認可。這點誰說什麼不算數,收視率說話才算數。希望大家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這部戲,好了,下一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一白應付這個問題很輕鬆。
像這種刁難,說實話是很正常的。
總會有人不滿意,說不定有人真是這樣想,他自己覺得應該怎麼怎麼樣。
問題在於要是關注每一個人的感受,那一部戲就完蛋了。
就連《闖關東》都會有人嫌他拖沓,你找誰說理去。
作為導演,他應該做的是尊重大部分人,正常人的感受。
這種就算了。
記者在他身上沒討著什麼好,馬上把話題轉向了李亞朋。
“請問李亞朋,你的令狐沖惡評如潮,現在是否會擔心郭靖也會是同樣的遭遇呢?你給自己的郭靖打多少分。”
李亞朋同學不復後臺時的悠閒,一臉頭疼。
半天才回答:“那件事情過去後,對當年二十七八歲的一個演員來說是一次洗禮,一次經驗。經過那次之後,我現在能坦然面對所有的壓力。所以,不管《射鵰》播出後觀眾如何評價,我都會欣然地面對”
“至於打分。”
“我只是以盡力沒盡力來判斷,我盡了120分的力。”
這回答很是討巧,堪稱標準模板。
不過記者是不會講理,馬上想好了明天的一個標題:“李亞朋拒絕給郭靖打分。”
一看就信心不足的樣子,報紙銷量肯定好。
“請問周遜.......”
接下來的時間,記者各種問題不斷。
除了關於電視內容,製作花絮,導演總結之類的問題。
絕大多數都是關於二人的感情。
他倆倒是不反對,這也算是電視劇炒作的一大重點,有助於收視率。
......
喜歡我就想認真做影視請大家收藏:()我就想認真做影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