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論戰自然是又開始了!
.......
張文元並沒有參與最初的論戰。
《笑傲》上映時他覺得罵聲不正常,但工作太忙,又找不到自己的群體,只能默默地購買碟片表示支援。
新《射鵰》一出,他為之一振,立刻購買了全套典藏dvd。
透過全片和典藏包裡的花絮,心得。
張文元感受到了李一白和全體工作人員為之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更加確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片子就是好嘛~
他心緒起伏,立刻上網尋找同好。
別說,還真有人。
除了“楊不及”,又增加了一位“杜車別”。
2003年這個階段,論戰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楊不及經過摸索,終於發現了自己在雞同鴨講。
反對者根本不看分析.....就是一同亂罵。
於是他轉換思路,拿起做研究的態度分析起了這類群體。
內容也由原先的版本之爭,慢慢深入到大環境輿論冷暴力一類的事情。
年初發表長篇文章《2003罵相報告》。
這片文章洋洋灑灑幾萬字,水準非常之高。
涉及幾個方面。
《南芳週末》,《三連生活週刊》,《新聞鄒刊》這些後世著名的公知媒體藉著《射鵰》之題發揮,大談“言論自由”.......
老一輩的文藝評論家,雜文作家,社會學家,各種學者和教授藉機表達對於全墉流行文化的不滿.......
港臺文化優勢對於內地觀眾的洗腦........
普通網民因為可以不負責任地謾罵而徹底上癮.......
可以說追根溯源,把一群人的底褲都給扒乾淨了。
文章一出,反響強烈!
張文元立刻有了豁然開朗,全身通透之感
之前很多想不通的事情都可以完全明瞭。
於是拋下中立身份,立刻加入戰鬥。
不過這次他的心態大大不同。
可以看穿別人的感覺是很好的,簡直樂在其中,比夏天吃西瓜還爽。
........
剛回復完一個帖子。
張文元就看到有網友貼出了《華西都市報》上東瀛觀眾對於新版《射鵰》的讚賞。
他立刻在天涯的“影視雜評”板塊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