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一白拿到《大眾網路報》關於他《仙劍》的那篇採訪,已經是小半個月之後。
沒有手機,日子實在太過無聊,為了打發時間,他的劇組一般都會都會購買一些當下的雜誌和報紙,供演員和主創閒暇時閱讀。比如《知音》,《讀者》,《三連生活週刊》之類,這些品類很全,既有女生喜歡看的,也有娛樂向和嚴肅向。
別的劇組一般沒有這些規矩,他定下來是有原因的。
做創作行業,靈感難求,製片人和導演想拍什麼東西,有時候靈感就來源於其中一個故事,放在這裡,主創說不定就能想到一個主意,功德無量。
李一白還好,尤其是那些做現實主義題材的導演,靈感幾乎都來自嚴肅向的新聞報道,就像他的老師王競之前想做的那部關於網咖的電影《聖殿》。
這段時間,李一白是很忙的,要導要演,有時候還得抄心一下拍攝進度。
不過,今天轉場,是難得的休假時間,他正好也可以看看雜誌放鬆一下心情,暫時性的放空自己。
接過助理遞過來的飲料,李一白喝了一口才開始掃貨,旁邊還坐著衛女俠和舒唱——劉包子已經暫時性的去和《五月之戀》的導演組見面了。
嗯,他很誠實,第一版直接翻幾本雜誌的笑話板塊~
在他看來,這些雜誌對於休閒讀者來說最有價值的就是這塊了,博君一樂隨時都不落伍,雖然這些笑話很多都是網上摘抄的~
這個板塊是真的受歡迎,在場的幾位都選擇先傳閱笑話部分。
看完笑話,反正時間充足,他從頭看起,第一本就是《知音》。
作為導演,瞭解一下女性視角總是沒錯的:裡面大多數文章的內容都是狗血戀情,以吸引人為第一主題。比如這期他就看到了以已婚女白領為視角自述去異地出差,和當地年輕小夥子來段一夜感情的故事。還有女大學生家庭困難,和中年老闆發生的包養愛情故事。
這些故事別管三觀多不正,無一例外,描寫視角肯定都是雙方都認真投入了感情,且筆觸很細膩,引人遐想。
實話說,看得李一白牙疼,這雜誌的目標客戶應該是哪些百無聊賴的學生和白領,還有家庭主婦。
有閒,生活平淡,渴望激情。又不可能來真的,索性用文字滿足一下自己。
等李一白看完整本雜誌,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自己將來拍女性向的作品,那這些矯情是必須要學習的。
舒唱太小,他舉著這本雜誌問衛女俠道:“你看過這玩意嗎?感覺怎麼樣?”
衛女俠道:“還能怎麼樣?打發時間唄,裡面有些文字非常有感染力,我當編劇的,得學習一下......”
和《知音》相比,《讀者》面對的目標群明顯不一樣,要廣很多。
風格大多數是雞湯文,或者吹國外怎麼怎麼好。
你要是二者皆有,那就更好,比如93年的超級爆款《夏令營》。
這本雜誌深受教師們喜愛,幾乎是每個人學生時代都必讀的。
以李一白現在的目光看,這本雜誌的大部分文章就太可笑了,他只大概看了個標題就快速越過,重點看《大眾網路報》。
......
這個雜誌的標板基本是固定的,左上的五分之一是雜誌名稱“大眾網路報”,紅底白字,右上有一個豆腐塊的小版。
底下是一個佔了五分之四的超大板塊,有廣告的時候就放廣告,沒廣告放本期最吸引人的內容。
《仙劍》的運氣還不錯,沒有遇上大廣告金主屠版,又恰好是本期最勁爆的內容,因此放在了封面,導讀標題是“國產遊戲改編,此路不通?”
傳統標題黨,給出了一個否定疑問句抓人眼球,下面還有一個小標題“武俠劇第一導李一白對談製作人姚壯先:遊戲改編去向如何。”
圖畫上也掛上了李一白和姚仙的影象,兩人斜分左右,他們的身後還各自展現了目前已經完成的作品,非常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