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導拽了一句古文,他非常理解江總的苦衷,機器一旦開始轉動,配套零件就產生了,這些零件自然會推著她繼續向前。
其實自己也是一樣,別的不說,烏蘭寶音就擺在那裡。
他和大鬍子好像發生了什麼矛盾,之後就毅然決然跟了李一白,這就是一份責任。
李一白不再多說,看她手裡的檔案,道:“這是什麼?”
“你幫我看看。”江雪柔將紙規規整整遞給他,“這是新專案的策劃書。我知道你很忙,所以現在才拿給你。”
???
李一白接過紙張一看,原來是《幻影神針》。
這部戲他是一點印象也沒有了,周意還拍過這部劇?
他只能翻看大綱試圖找到熟悉的地方。
過了一會兒,他失望了。
完全沒找到。
這個劇,或許是嚐到了《水月洞天》的甜頭,依舊是周易熟悉的味道,完美大哥+赤誠二弟,差別在於劇情和其他人物的塑造差了《水月》十萬八千里。
李一白心裡琢磨難道陳曼玲的功夫退步了?
那也不至於這麼差啊~
仔細一看,原來是編劇換了,壓根不是陳曼玲,而是一個叫閩越的人——《李衛當官》的編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對這個劇本不太滿意,轉移話題道:“劇本的事情我們晚點再說,《水月》的情況怎麼樣了?”
“還能怎麼樣?好唄!”江雪柔笑了笑,又從包裡抽出自己的總結。
李一白對收視率這個東西非常關心,接過翻看起來。
《水月洞天》的收視率在呆灣表現得非常穩定,平均收視率5.27,最高點是大結局,大概在9左右,這證明觀眾基本沒有流失,是鐵盤。
相對《天龍》的平均7,這個收視率自然是略有不如,不過考慮到林志引在呆灣的天然影響力和投資金額翻倍,這個結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這部劇的主角壓根沒什麼影響力,基本就是在劇情拉收視,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電視臺對這個收視率很滿意,製片方也很滿意。
除了呆灣,亞視的資料也到手了。
亞視的收視鐵盤大概在6個點左右,如果有爆款,當然會增加不少,《水月》就算是小爆款,平均收視10。
由於有鐵盤,高點和平均相差得也不多,只有12。
和呆灣一樣,都是觀眾看了基本就留下,留存率非常高。
除此之後,下面還有東南亞的基本情況。
讓李一白奇怪的是新加坡,收視率竟然只有20.....
之所以說只有是因為電視臺的收視率鐵盤很高,起碼在15往上。
也就是說《水月》的增幅並不明顯。
難道相性不和?
李一白奇了怪了......
......
喜歡我就想認真做影視請大家收藏:()我就想認真做影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