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時李一白劇組大肆邀請記者不同,黃建中的這場新聞釋出會規模很小,小到李一白甚至覺得這也叫記者招待會?
當然,因為身處北平,再怎麼樣,來的記者還是有那麼些的。
這些記者基本上都是電影發行方嘉咊公司花錢請來的,請的原因也是“開禁,亂侖,通姦,暴力,血腥...”等看上去就很吸引人的花邊。
這就是嘉咊公司定的宣傳策略。
封面在是朝這方面在暗示,記者們的報道的統一標準朝這邊指引,就連電影的物料也鋪天蓋地都是這一溜的。
實屬正常。
發行方肯定希望電影能掙錢,劇情又很難一兩句話說清楚以貼上這種標籤,保管天底下所有男人都感興趣。
就衝禁片和亂侖這名聲,也會有不少觀眾走進電影院一度為快。
這套招式其實是和盜版碟片商學的。
他們能第一線直接接觸,比發行公司和導演都懂觀眾,經常在一些片子的盜版上弄一些擦邊封面。
百試不爽。
有時候甚至碟片內容和封面沒有任何聯絡,讓買了碟片的觀眾大呼可惜。
這種感覺就類似那個笑話,《三個女人和一百零五個男人的故事》。
標題夠引人遐想的,誰能知道說的是《水滸傳》。
這套“禁片+擦邊封面”的套路吸引觀眾簡直一吸一個準,李一白在懂這些套路之前也深受其害。
比如婁曄的《頤和園》,姜紋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李桉的《色戒》......
他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去看的。
單從劇情來看,《色戒》最好看。
誠實的說,大多數人看過電影的人壓根不在乎導演是誰,也不在乎劇情,就指著看封面。
不過,黃建中顯然不太願意直接承認自己是禁片。
在這場釋出會接受採訪時明確回答記者,他否認了這些回答:“《大鴻米店》從未被禁過,根本不存在七年開禁之說!”
“我經過這些海報面前也臉紅。我拍這些東西是劇情需要,少了這場戲,人物的轉變就會變得非常不合適,劇情走向會讓人摸不著頭腦。”
“實際是不得不拍的,很嚴肅的!”
他最後又補充道:“影片拍完送審之後,有關專家向我提醒要注意影片的社會責任感,觀眾能不能接受,有多大負面影響等等。”
得.....
的確沒有明確表示要禁,不過也差不離多少就是了。
果然,接下來黃導一轉攻勢,把話題轉向電影分級制.....
“我拍電影的時候,不僅想使這部影片在國內得到觀眾的歡迎,也想在國際上揚威。然而,七年的修改時間使得,這一切都成空想,這都是因為我們沒有電影分級制度導致的。”
“1996年初,該片送國家電影局審查的時候,審查小組要求將其中的全景激情戲剪掉了約8秒鐘的長度。之後又審查了好幾次,當審查小組再次要求對其中的激情戲鏡頭進行修改時,自己並沒有同意,因為自己覺得這部片子拍得“很衛生”,只是中國電影缺乏分級制度。”
“去年年底,該片正式透過郭嘉電影局的審查,但其中的激情戲鏡頭並沒有刪減,大約還有三分鐘的時間,這也說明了郭嘉的電影政策在不斷放寬。”
“電影分級制在電影圈裡已經呼籲了十多年,中國電影的分級制度已經勢在必行了。”
“《大鴻米店》有望成為中國電影分級制度上的第一部分級片。”
“......”
李一白在現場聽得牙疼。
到底禁沒禁啊,你倒是給個準話。
前後說的話自己打自己臉打得啪啪作響。
這招“秘技·反覆橫跳”是什麼鬼~
黃導說這些話當然發行方制定的,都是為了給媒體提供炒作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