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劇組拍戲的李一白迎來張曉寧的電話。
看到他,都不用猜其他事,肯定是過來報收視率的,李一白道:“張主任,第一天收視怎麼樣?”
張曉寧笑呵呵道:“還行,還行。”
他當然是在謙虛,之前引進的《射鵰》,掙得的廣告費,起碼是購片成本的三倍以上,老闆已經很滿意了,這次的《天龍》,從開播之初來看,將會繼續復刻當時的奇蹟。
從李一白的角度看,還行是什麼意思,很明顯張主任能笑出來就不會差,他趁機給對面打楔子道:“要真還行,《水月》也給招呼上唄?”
張曉寧道:“早就給領導打報告上去了,最終決定還沒下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應該會接在《天龍》後面播。”
他說完,又補充了一句:“要是真的要大宣的話,你作為導演,又是山城本地人,最好能來我們這邊參加一下宣傳,主演不來都沒關係,你得來。”
其實這事情基本上十拿九穩了,他是領導親信,上面已經透了風。
只是這貨很明白,事情只要沒有開始做,那就別往外放風,穩一點為好。
李一白則在感嘆,地面播出就這點麻煩,要每家電視臺都參加,那得忙死,比跑電影還累。
參加宣傳?
他這邊應該是走不開的,解釋道:“張主任,我現在在拍新劇,實在是走不開,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到不了場。但我保證主角都能到場。”
他是真走不開,拉出一天去參加大宣傳已經很難了,還得未雨綢繆,空出些日子,這個山城,實在去不了~
李一白目前在張曉寧眼中就是個會下蛋的金母雞,得捧著。
對方這樣拒絕,看來是真心趕不回來,思考一會兒,張曉寧道:“這樣吧,李導,我和電視臺聯絡,派人過來,無論如何,你也得錄一段vcr,號召一下人民群眾觀看你的新片!你是本地人,再加上有一定知名度,對實收率是有加成的。”
“好,沒問題。”
《天龍》他只是導演,《水月》是自己參與投資,李一白內心其實是非常想參與宣傳的,只是迫於劇組進度無法參加,要是對方能過來,那自然是好之又好,兩全之策,答應道:“可以的,感謝你,張主任。”
把這事兒聊完,張曉寧終於想起今天打電話的正事,道:“李導,要感謝你剪的宣傳片,真是精彩,昨天播出第一天,首播成績和《射鵰》差不多,17。已經有不少觀眾朋友打電話到電視臺,希望能一天放三集。”
和《射鵰》差不多為什麼還有功勞?
道理很簡單,這兩年總體收視率在下降,地面頻道被衛視整合,吸血嚴重,下降得更快。
對比之前,影影片道對觀眾的吸引力已經減弱許多,收視率下降明顯,在這種總體下降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同樣的收視率,已經是意外中的意外。
李一白聽到有觀眾如此喜愛,當然開心,道:“那就好,那就好,大家都有錢賺,和氣生財嘛。”
他壓根沒提放三集的事,電視臺肯定是播得越久,廣告費掙得越多。
要不然芒果臺為啥還整週播,重複剪輯拉長播出時間這種事兒,還不是錢鬧的嘛~
張曉寧自然也不會忘記新片的事,甚至不自然地用起了敬語,問道:“李導,您這邊的《仙劍》,是怎麼打算的?”
說道這事兒,李一白是得開始考慮了,宣傳得熱火朝天,製作也呈現出良好態勢,就是發行問題還沒有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