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說話的人挺讓李一白意外的,竟然是劉詩師,他再仔細瞧瞧這個姑娘:此刻雖然穿著光鮮看似青春飛揚,但眼裡卻帶著些迷茫。
詩爺臉上這種迷茫,是青年人,尤其是剛剛接觸社會的年輕人獨有的。
帶著些對未來的不知所措,既期待又害怕。
這副表情倒是讓李一白第一時間想到了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電影《畢業生》,簡直一模一樣。
他猜想,或許是姑娘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
演員?還是繼續當舞者?
也不奇怪,他自己是老油條了,對未來有自己的規劃,並且已經替幾個小姑娘想好出路,只是暫時沒有告訴她們。
或許她們覺得自己依然無依無靠吧?
這樣挺好,演員生活閱歷永遠不嫌多,有過這一階段,以後養學生畢業時期就好演了。
換劉包子來,路鋪得太好,估計連迷茫是什麼玩意都不知道,只能永遠演仙女兒~
他給了劉詩師足夠調整心態和組織語言的時間,詩爺終於開口:“導演,我...”
剛開口,這姑娘又停了下來,好像在糾結什麼,想了半天,只用一句話表達決心:“我想繼續演戲。”
說完這句話,她的神情輕鬆不少,好像卸下了一大袋包袱。
但隨即又把眼光望向李一白,心裡有些害怕李導批評她不踏實。
這姑娘很實在,李導在她心中既是自己的引路人,亦父亦兄,又是老闆,對他的感情,有些超越年齡,又喜歡又敬重。
“你繼續說你的想法,具體原因。”李一白沒有多餘的反應,一臉淡然笑了笑,點點頭表示自己在聽,他想讓對面說完,面對青春期的小孩,溝通的秘訣無非在於傾聽和理解。
“是這樣。”劉詩詩見導演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輕鬆不少,她自己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之前,其實我一直想的是跳一輩子舞,我也以為是這樣。”
“這次從劇組回到學校之後,我還是照著以前的習慣繼續練舞。”
“但逐漸的,我發現有什麼地方不對,自己好像變化了不少?”
“......”
她的話語有些絮叨,說起了自己在學校裡自己糾結的日夜。
實際上,促使她做出最後選擇的還是《水月洞天》播出帶來的名氣以及身邊人無時無刻的優待,就算表面再怎麼淡然,但被人眾星捧月的感覺真的很好,感受過就不想離開。
“總之,我一直在糾結。前幾天才下定決心,回去找家裡人商量,我媽媽也希望我繼續演戲。“她自然不好把這個理由說出口,只是解釋道,“如果想演戲的話,那我現在在北舞學的東西對我來說就沒有什麼幫助了,還不如繼續在片場演戲,還能學的一些經驗和技巧.....”
這丫頭可能也是在發洩一下內心壓力,說得東拉西扯。
但李一白總歸能明白她的意思,有幾分孩子要學著長大了的感慨。
“你等等。”
他沒有直接回答劉詩師的問題,想到了另一個姑娘。
也不知道穆亭婷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疑惑,轉頭問道:“亭婷,你呢,是不是也一樣?”
“我沒有疑問,還想在學校繼續讀書。”穆亭婷搖搖頭,回答得很乾脆。
她當然思考過這個問題,只不過是在很小的時候,也沒糾結多久。
這姑娘和李一白是老鄉,標準學霸,讀的學校和李一白還是同一所:“八中”。
她常年年級前十,努努力考個清華北大也不是不行,最後選擇北電當劉包子的師妹,也是圓了小時候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