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3章 【排練】

在李一白的預想中,拍攝這場“襄陽大戰”主要還是以地面鏡頭為主,充分利用吊威亞和大型炮車這兩項容易控制的拍攝工具,利用攝影上多個角度的切換,輔以航拍的鏡頭相互剪輯,營造出宏大,千軍萬馬的戰爭場面。

至於真正的打鬥,刀劍相交的熱血感,還是要用原來近距離拍攝模擬真實戰場。

因此,航拍師的工作不算困難,都是經典的拉伸,跟隨大部隊衝鋒,還有立方向和洪流衝撞的,以及橫著掠過城門,部隊上方的鏡頭。

他大概看了一眼錢鴻交給他的鏡頭,不太滿意。

運鏡是根據他說的,自然沒出問題。

只是,飛行路線和飛行器的控制都不算太穩定,而且高度也沒有到達預定位置。

這種未到達會造成畫面的邊角或者上半部分拍到藍天,給人一種空蕩蕩的感覺。

對戰爭戲而言,場面空是絕對大忌!

《英雄》為什麼給人一種大秦無敵的感覺,就是因為畫面填滿,有力量感,而且顏色對比明顯。

再舉例的話,就是另一部大場面戰爭戲《天國王朝》。

這部戲的一些鏡頭就是反例,導演拍攝的時候不知道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還是限於資金來不及重拍,出現了一些上半部分空境的情況。

好在他們最後發現了一些問題,利用後期進行了為調色,用黑框把上半部分的藍天擋住以製造“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感覺。

這種調整鏡頭都是一閃而過的,普通觀眾當然意識不到,但李一白這種導演出身的人拉片看到鏡頭的第一眼就發現了問題。

在李導看來,這種錯誤他一定不能犯。

眼下的情況,他知道錢鴻已經排練過很多次,半鼓勵半提醒道:“你帶著你的人繼續排練吧,現在的情況還不夠,要保證真正拍攝時不可能出意外,鏡頭不抖動。”

他還是把問題直接指了出來:“還有,你拍攝的時候,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要儘量低空飛行有一條大原則:讓主體填滿鏡頭。”

“待會兒群演上來了我對講機通知你,咱們進行試拍。”

國內使用航拍現在還是少數,錢鴻是控制員出身,監製自己學了一些攝影,其實也是新官上任,處於不斷練習中。

“知道了,李導!”導演有意提醒,他自然虛心接受,馬上準備離開,“那我這邊繼續排練,咱們隨時步話機聯絡。”

李一白點點頭,拍了拍錢鴻肩膀,道:“好,辛苦你了,有事情隨時找我!”

他沒有太著急。

這場大場面戲,最起碼的排練時間都得半天以上。

......

隨著航拍師離去,李一白把重心放到了群演們和武行們身上,這場接近百人的大戰爭合拍戲也開始進行排練。

這兩百人大概分成幾個部分。

分別是武a組趙箭班底的十幾名武師,還有他們手下的後勤人員。

武b組林峰班底的武師及後勤人員。

以上這部分人主要負責扮演騎馬的騎士,前景中的打鬥者。

群眾演員,劇組空閒演員和人員則負責在後景做事,還有城牆上的守城工作。

說實話,真正排練起來,重點的前景和騎士反而是輕鬆的。

他們都擁有不俗的拍攝經驗,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知道保證安全,如何展現效果,不用李一白操心。

反而是不那麼重要的後場更麻煩。

這幫人很多都不是抱著工作的心態來的,而是聽說能上電視,過來嚐鮮,隨時有“太累了,大不了爺不拍了”的風險。

李一白只能好生安撫,把他們分成幾組,年輕的學生,還有村民中的青壯年站在城牆第一排以及中心位置。

老弱則站在靠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