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3章 【剪輯工作雖無聊,但重要。】

隔壁的一眾風風雨雨,李一白全然感受不到。

他現在的精力都在《神鵰俠侶》剪輯上。

經過小半個月的時間,劇組拍攝的素材終於分批次運回北平,然後被送入機房之中,之後,剪輯師也開始入場了。

這次的剪輯師,依舊是老搭檔,《天龍八部》時的那對師徒。

經過幾次合作,李一白也算是對他們多了一些瞭解,年紀稍長的師傅叫汪若林,年小的學生叫王飛。

國內的剪輯師,其實大多都師徒傳幫帶模式,師傅領進門,剩下的靠經驗去摸索,聰明點的就去不斷拉片琢磨其他作品的用意,然後學習。

汪若林則是其中異類,他是正兒八經學編導的,王飛是他家裡親戚,帶著個徒弟,迫於生計,當初才會半道接下《天龍》的剪輯。

他算是非常踏實的人,帶著徒弟把工作做得有模有樣,讓李導對他印象頗嘉,接下來的《水月》和《仙劍》都是他在進行粗剪。

由於有科班基礎打底,李一白和他溝通還是非常容易的。

他帶著汪若林通盤縷了一下劇本,然後重點叮囑他必須從觀眾角度想問題,不要玩什麼花活,就踏踏實實講故事就行。

由於李導拍戲都會讓劇情人物透過臺詞和動作進行轉場,這點倒是很容易。

二人很快就基礎事務聊完了。

接下來就是重點場次,這些得單獨摘出來聊聊。

《神鵰俠侶》本質上依舊是爽文,因此,主角楊過學武功的每場戲都是一個重場和高潮情緒點,得剪輯好,學之前和學之後有鮮明對比。

比如蛤蟆功,古墓的捕雀輕功,玄鐵劍法,黯然銷魂掌。

每場戲都要讓觀眾有獲得感和提升感。

同時,主角和每一個女性的視角,也得注意到。

小龍女是重中之重,不用提醒他們也懂。

其他地方。

郭襄有摘面具名場面,程英有相互對視,陸無雙也有不少嘻嘻哈哈中帶著點曖昧的情節......

劇情上,這版《神鵰》還是以書的視角行動,不會讓小楊過第一集就登場,而是由幼年陸無雙和程英摘頭籌。

就像原書一樣,從一團迷霧出發,然後透過主角的經歷一步步瞭解整個江湖。

這種迷霧和懸疑感一向是全墉小說的一大看點,翻拍不能喪失精髓。

同時,郭靖和黃蓉,黃藥師和他的徒弟,周伯通和小龍女這些暖心名場面通通都得花心思。

總結下來,每一集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還得注意節奏點拿捏,過快過慢都不好,最好卡在7分鐘一個情節——這已經是後世總結出的鐵律。

這樣下來,有時候不得不刪掉一些戲份了,這都是沒有辦法的。

李一白和汪若林溝通的時候,徒弟王飛也在做記錄,同時從隔壁的素材庫中把李導說的戲標記下來,準備提前剪,反覆剪,好讓導演能夠滿意。

一圈忙完,已經是幾天過去了。

當然,這些功夫都是值得的,李一白花了幾天,剩下的就可以交給二人,最後等著精剪就行。

他離開前,倒是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汪若林單獨找到他,想聊兩句。

......

對於這位剪輯師,李一白的瞭解也僅限於前面的內容,只能疑問道:“汪老師,怎麼了,我有什麼地方沒有講清楚嗎?”

“沒有,你講得很清楚。”

汪若林趕忙搖頭,作為一名剪輯師,這種工作還是不錯的,雖說沒什麼藝術靈活性,但李一白的思路清晰,目標和明確,你至少不會因為犯錯而被罵或者扣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