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白和江雪柔帶著姚壯憲到下面走了一圈,算是又認識了不少人。
購片負責人們都是些四五十歲的人,根本不玩遊戲,顯然對姚壯憲不感興趣,反而像李一白和江雪柔打聽下一部作品。
媒體們就不同了,這行的從業者以年輕人居多,都認識姚仙,採訪熱情很高。
不過,這還不是正式採訪時間。
主持人一番基本介紹後,李一白上臺大聲道:“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賣片釋出會,今天到場的有熟人,也有不熟的人,為了方便大家對待會兒反映的故事有初步瞭解,我還是先介紹一下我們這部片子的內容。《仙劍奇俠傳》總投資2500萬,動用了大量的動畫特效,主要演員有我本人,張智堯,劉一菲和揚雪,舒唱。還有一位新人胡哥。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山村的小青年成長為一代大俠的故事......”
這個大俠成長...主要還是為了吵熱度。
“俠“這個概念這兩年很火,李一白又是拍武俠片起家的,如果不這麼講,片子價格肯定會受影響。
實際上的《仙劍》雖然也是“仙俠”,但核心主要是悲劇命運和感情,和目前傳統意義上的港臺“俠”扯不上太大的關係。
“播出安排上,因為成本比較高,我們這部片子肯定有底價。因此,我建議各位還是選擇在開年前後播出,到時候我們全體主創都會空出一段時間全力參加宣傳。”
下面的購片部門負責人聽到這話,心說李導也夠專業的,還為他們設計了整套的播出方案並且完美配合宣傳,不過,這種待遇恐怕也只要那些出價高的大臺有,畢竟人又不可能分身。
李一白繼續道:“今天時間上我們是這樣安排的,還是按照老規矩放五集。媒體朋友們看兩集,之後我們團隊和主創接受採訪。購片部門的朋友們看完剩下三集,回去休息一下商量報價,晚上我們正式籤合同。”
“那我們話不多少,是騾子是馬先牽出來溜溜,剩下的看完再說!”
燈光熄滅,很快又出現了亮光。
......
這版的《仙劍》雖然片頭內容和原版當然有很大差別。
不過概念是一致的,主要是特效打鬥,靚男美女,如畫風景,人物感情,還加了一些標誌性的命運核心鏡頭。
看到這個片頭,購片負責人們對這部劇的賣點都有了一些瞭解。
收視群體明顯和《水月洞天》一樣瞄準了全體中青年,女性有帥哥和感情,男性有各種怪獸,美女和精彩打鬥。
李一白導演和“神仙姐姐”主演都是加分項,就是不知道劇情到底好不好看?
他們在看片頭的時候,姚壯憲也有些驚訝於《仙劍》的特效,他還是第一次看到成片,感嘆道:“李導,你們這個特效和武打做得真是不錯,花了不少錢吧,而且武打也很還原遊戲中的打鬥方式~”
他所有的還原打鬥方式,當然是指各種捏劍訣了。
不過到底打得有沒有技巧性,pose一定要擺得夠帥夠穩。
這種打鬥方式和分鏡其實李一白多有借鑑日漫,尤其是《火影忍者》。
他還讓陳偉滔改編了一段“火影跑”,透過正面衝擊鏡頭還有橫切鏡頭的切換,看起來既有氣勢,又帥得不行。
不過,也僅限有些打鬥了。
動畫這種方式,因為鏡頭切換完全沒有成本,因此天馬行空,和《仙劍》的遊戲題材非常契合。
他能拿來用的就直接用了,畢竟那玩意有沒有專利,只要能讓劇更加好看,為什麼不用?
李一白沒有向姚仙科普製作的興趣,只是笑道:“特效是我專門拿到呆灣做的。”
“嗯。”姚壯憲聽到是呆灣製作的,點點頭,迫不及待想看到正片內容。
......
《仙劍》的第一集和原版劇情幾乎沒什麼差別,都是跟著原著遊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