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全心全意專注於創作。
和外面相比較,簡直爽翻天。
而李一白,他也明白程曉東的開心之處。
說白了,好的動作導演少,李一白請人不容易。
程曉東呢?他想找活也不容易。
到了他團隊的這種咖位,價格是非常高的,除了人情債,不能輕易開口降價。
眼下國內的電影的行情,大片幾乎一年產一部,還要和其他人競爭。
電視劇方面能請得起他的也只有全墉劇或者《天下第一》這種2000萬級投資的作品。
飯碗堪憂,如果接活不順利的話,幹半年休息半年也是常態~
恰好,李導的團隊恰就是做這種大投資劇的,可以填補這些空白期。
二人簡直是王八看綠豆——天造地設~
他們興致都高,很快一邊討論一邊觀看起了已經剪輯好的武戲。
作為老牌武指,入行接近三十年的大佬,程曉東的基本功是不用擔心的,鏡頭運動,場面排程,配音運用都非常到位,突出快準狠。
真正在他開心的地方在於,由於這次資金充足,演員有真功夫,工作人員又靠譜,程曉東構圖上花費了不少心思,鏡頭切換也特別多。
武術動作想拍得好看,多切鏡頭總是沒錯的,多鏡頭就代表多細節,可以塑造“力”和“巧”。
比如他們觀看的這場剪輯好的打戲,主角是楊駿毅和張縉,二人是對手。
順序是這樣:
近景:楊駿毅左手拿三截槍的最底槍桿,右手熟練地旋轉幾個圈,準備將第二截槍桿接上。
特寫:從左下角度給搶槓拼接一個特寫,空餘部分用楊駿毅的臉填充。
觀眾能聽到“哐”的一聲接杆聲,還有角色眼裡的堅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特寫:張縉的眼神,他略帶審時度勢,在判斷對方生氣的目的,考慮如何應對。
近景:構圖示準倒斜三角,主體是臉和槍頭,準備出擊。
特寫:推鏡頭,張縉感受到對方的殺意,喉嚨咽口水,眼神開始警惕,腦袋左歪開始為接下來的大戰熱身。
仰拍近景:楊駿毅快速衝出,如同熱血漫畫主角般跨過鏡頭。
斜拍:構圖斜三角,槍頭閃過亮光,讓人感覺如同被一條毒蛇盯上。
特寫:槍頭在右側快速向前,正中心是張縉的臉——這點在《武林外史》中提到過,明示危險。
近景,張縉一個漂亮的“平地翻”退後幾步,鏡頭快速推動,道:“屬下做錯何事,請少主明示?”
特寫轉近景:以槍頭為主體拉開,槍貼地面,發出“滋滋”的摩擦聲,畫面上逐漸出現整枝槍,最後主體轉換為楊駿毅拖槍。
這個鏡頭帥到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