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3章 【獨特的腔調】

《大秦帝國》的重點取景地基本已經確定一共有三處,分別是央媽涿州影視城,焦作影視城,以及雲臺山風景區。

其中已經確定的是,主要的戰爭場面會在涿州完成。

選擇這裡,主要是迫於無奈。

《大秦》的大場面戲多,而且所有人都想拍好。

製片人焦陽不用多說,這部劇是肉眼可見的大投資,不遜色於《三國》,《水滸》,如果在重要的大場面戲上拉胯,實在有些不甘心。

黃建中也是同樣的感受,能做就把它做好。

因此,二人都不想完全請群演,而是想請部隊幫忙——一幫鬧哄哄的鄉民無疑會增加拍攝難度,增加時間和磨合成本不說,還會降低大場面戲的可看性。

最後的結果,二人打著央媽的稱號請了北平x區的200人來協助拍攝,其中主要是騎兵部隊,營造騎兵作戰的場景和精彩鏡頭,不需要騎兵的戲份也可以下馬站在前排——他們一站在那裡就是精兵強將,強秦風範毋庸諱言。

也有不好的地方,既然是部隊協拍,那地方自然是不能遠,越近越好,離北平幾十公里遠的涿州就成了最佳選擇。

《三國》同樣借用部隊,有一部分內容就是在這裡拍的。

因此,雙方一接洽就很順利,對面完全沒有顧慮。

倒是讓焦陽和驚喜~

驚喜之餘,他和黃建中已經提前去堪過景,對當地的景色也非常滿意。

場地夠寬,能施展得開。

除了戰爭戲,還確定下了秦國的國都櫟陽的一些戲份。

等到李一白和他們正式會合,已經來到焦作影視城。

......

焦作影視城在內地的影視圈同樣也是大名鼎鼎,位居“十大影視城”之列,身處河南,靠近一個未來會被戲稱為“鄭姆斯特丹”的地方。

選擇這裡,當然是因為影視城的風格比較符合《大秦》的年代。

實際上劇組能選擇的地方也不多,除了這裡,估計就是橫店的秦王宮。

考慮許久,劇組最終還是選擇優先在這裡。

有三個原因。

一來橫店很火,而且不講究建築風格的港臺劇組太多,現在去估計還得排隊和他們搶時間搶地,相比之下焦作經營範圍小,平時除了央媽也沒什麼劇組過來,拍攝時間更自由。

二來,這個地方設計了許多神獸青銅雕塑的飾物或者浮雕之類,劇組拍攝的時候場景豐富度還有細節豐滿不少不說,佈景不復雜,添置道具遇到拿不準的東西也有矩可尋。

三來,這地方地形地貌和陝省差不多,離涿州近,轉場方便,能節省不少資金。

說起來,拍秦國的電視劇,為什麼不直接到陝省拍呢,原汁原味這個詞現在也不能直視了)豈不是更好?

很簡單,這地方的真實歷史名勝太多,走三步就能遇見一個景點或者名人居所,你要建東西還真不容易。

後世網路上流傳的“地產公司開發挖到古墓”,“學校翻修體育館打地基挖到太子墓”,“號線同時挖到墓葬”各種網路段子不是瞎扯。

這地方簡直是基建噩夢~

所以,長安附近還真沒有影視基地可供挑選......

這裡有一個值得一說的趣事:

製片人焦陽其實還真考慮過在當地興建《大秦》影視城的做法,不過這個提議被投資方直接給否決了。

《大秦》的主要投資方包括當地的地頭蛇曲江影業,曲江影業又背靠曲江新區經管會。

這個地方也能算是個傳奇,原世界十幾年間從一片荒地做到了上千億市值,靠的就是“文化符號”。

去年他們剛剛用“大雁塔”和“大明宮”的文化符號完成了從零到5億的轉變,嚐到了甜頭,自然也想建影視城以繼續帶動地產。

從心理層面,他們恐怕比焦陽更想這麼做。

不過嘛,在現實面前肯定得低頭,裡面牽涉到的部門太多太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