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和李一白猜想的一樣。
就是東京電視臺。
他聽到這個訊息只能無奈搖搖頭:這家電視臺啊,永無出頭之日~
而江雪柔,她好像不知道這家電視臺的底細,只覺得能上“六大”播出已經是無限高的成就,平時挺冷靜一個人,涉及到這個地方,正不停表達自己的喜悅,跟個追星族也差不了多少。
雖然李一白不想承認,但不得不說,比起內地,東瀛更像是呆灣的文化母國,這種地位是“天朝上國”阿美利加也無法比擬的:老師們講課中間都要說兩句東瀛的好話,小商品上加兩句日語就會好賣上不少,得罪了東瀛人就會被要求謝罪,要是呆灣和日本混血,那一定會得到優待......
這種例子有些看起來比較誇張,但的確比比皆是。
這就是文化輸出的影響力。
李導看到江雪柔這麼激動,也沒有去打斷,任由她去表達。
他把曰本當成自己未來帝國的一片市場,趁著柔姐說話的功夫,只是在思考有沒有什麼未來曰本的先進經驗可以“複製”一下。
說是思考,其實到最後也沒有什麼具體想法。
電視劇?電影?動畫?偶像產業?
老實說。
兩邊的市場不同,土壤不同,差別還真挺大的。
一個東西很大機率放曰本行,放國內就行不通了~
很快,江雪柔褪去狂熱,也意識到了現場的氣氛有些不妥,對李一白道:“一白,不好意思,我太激動了。”
她也不覺得李一白有興趣聽自己講激動的理由,便索性閉了嘴。
李一白覺察到有些尷尬,收起手上的紙張,沉著地對她點頭笑笑,緩和氣氛道:“沒關係的~”
說是這麼說,但他對未來自己作品在曰本的發行是否交給江雪柔做有了顧慮。
談生意的時候天生比別人低一頭,彷彿引進是天大的恩賜——這種態度可要不得,價格上得吃虧,好在,目前這個價格自己也還算能接受,李導繼續問道:“時間呢,電視臺和dvd版權方定下來了嗎?”
“還沒有具體聯絡,畢竟,需要確定你和茜茜的行程。”
江雪柔搖搖頭表示否認,但她還是忍不住心中的期待值,自己的師姐柴志屏當年靠翻拍曰本的《花樣男子》在呆灣知名,而自己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送上曰本的“六大”。
這樣看的話,還是自己更厲害一些吧?
她整理好心情,索性追問道:“你這邊《神鵰》拍完,應該暫時沒事吧?”
李一白一直沒有和她溝通自己的工作日程,眼下接了《大秦帝國》,除此之外雜事也一大堆,還是要說清楚的,緩緩道:“除了《神鵰》的後期工作,還接了一部戲,另外《傲劍江湖》烏導也讓我去幫忙把控。總之,事情很多。他們那邊提了什麼要求嗎?”
“他們,肯定是越快越好,嗯......爭取在下個月月底之前。”江雪柔的口氣不太緊張,聽到李導還會盯《傲劍江湖》更是滿臉笑容,順便解釋了一下不急的原因,“曰本的電視劇播出方式和我們不一樣,每週的劇場是固定的,只播三到四集,《仙劍》夠他們播很久了,我們只要在劇過半之前過去就行。”
“好,我知道了。”李導不清楚日劇播出具體細節,不過,他馬上就找到了對照模板。
這不就是芒果臺後來實行的周播劇場嘛?
這種播出方式的優點在於能給觀眾足夠的討論時間進行口碑發酵,廣告商也擁有足夠的反應時間漲價,如果劇收視率確實高,那電視臺和製片方都能賺個盆滿缽滿。
不過,他對《仙劍》的收視率還真沒什麼多大的信心......
畢竟主體市場是國內,觀影習慣什麼的都是優先照顧國內觀眾,情節點卡得不同。
尤其是前兩集,差別很大。
反正劇已經賣出去了,自己做到最好,剩下的只能看觀眾們有沒有欣賞眼光。
他放寬心,大致算了一下自己的時間,安排道:“那就安排在月末吧!我估計該忙的也忙得差不多了,穩妥點,先把簽證什麼的辦下來再通知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