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9章 【揹著板磚來看你】

在正式開機,或者說準備劇本之前。

李一白就預估過《雞毛飛上天》的製作難度,按他的估計,這部戲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應該是非常輕鬆的。

和他以往拍攝的歷史大戲相比,這部劇不用太過顧忌歷史年代和造物,首先在美術場景,道具和服裝上就很簡單。

雖然他並不是那個年代走出來的人,對那個年代的細節印象非常稀薄,拍攝起來有懸空的隱憂。

但由於年代過於接近現實,如果刻意想接地氣的話,還是很輕鬆的。

標誌性的大紅牌標語就不說了。

那些口號給人留下的印象太深,隨便請一位老人都能記得,只需要注意一下字牌上的細節,道具組就能很好的仿製和做舊。

老物件方面也靠譜。

到處都能找到一些那些年代留下來的老物件,比如印有各種標語的搪瓷杯。

找人借都能借到。

民居,大的場景什麼的,顧問也可以解決許多問題。

所以,大背景的硬體是不用擔心。

至於演員和劇本方面,只能由李導在現場一點一點把控。

實際情況和他預料得一樣。

背景方面反而是最輕鬆的!

由於有何塞陽這個地頭蛇的幫助,無論是劇組想臨時找一些有生活氣息場景,風景秀麗的鄉村,還是詢問家庭裡各種物品的擺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他都能輕鬆解決。

李一白只需要操心演員的表演就行!

在這樣的前提下,本來預計要三個半月殺青,還留了半個月的機動時間的劇組,實際拍攝起來只用了三個月,馬上就要殺青了。

對比一下李導之前拍攝起來動輒拍攝需要大半年的幾部古裝劇。

毫無以為,輕鬆活!

劇組成員都覺得這次拍攝異常愉快。

不過,也是在最後,劇組遇到了最後的麻煩處。

火車站問題~

不管在哪個地方拍戲,找場景都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

需要外聯製片瘋狂聯絡,還不一定保證穩當。

這次《雞毛》也不例外。

其他場景都很輕鬆,唯一的麻煩就是這個火車站了。

主要還是因為時代背景!

要是拍民國戲,用那種老式蒸汽火車頭,反而比較簡單。

南方的話,有大名鼎鼎的“南都北站”,也就是“浦口”火車站!

這地方是實打實的百年“文物”傳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