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億”這個數字純屬瞎胡扯,說的計劃中六部《大秦》的總投資。
為的就是吹牛逼,搞“總投資將超過兩個億”這個噱頭。
《大秦帝國之裂變》總投資四千萬左右。
這事兒製片方清楚,記者也心知肚明。
真正相信的,肯定是雛兒。
不過,李導倒是很清楚未來的情況:焦洋實在太過保守了~
不只是他,這年頭的其他製片人們絕對不會想到未來一部電視劇的製片成本會有多高。
隨著各路熱錢的湧入。
電視製作彷彿投入的不是真金白銀是的~
別說多了,就說五年後,一部大劇成本就會上億~
十年後,輕輕鬆鬆就能上兩億,像《軍師聯盟》那樣投資五億的吞金巨獸也不是沒有這部劇是特例,加起來80集,可以算是兩部劇)。
不過,眼下這些情況都還無關緊要。
記者們拍完照後,馬上就是主創介紹這部劇的內容,作為年輕人,李一白只能在後面發言,前面有黃建中和孫皓輝頂著。
孫昊輝這老先生看起來也是憋了一口氣,第一個講話,並且一來就開始放炮:“作為統一中國的第一個帝國,後世以儒家觀念為核心的意識形態對秦進行貶損,秦帝國在暴虐苛政的惡名下幾乎湮沒了成績。明清小說《東周列國志》《二十四史演義》等通俗史話作品中,兩千年來中國文明正源的光芒竟然離奇變形了~”
“我不知道某些人為什麼要如此汙衊作為中國文化來源的秦~”
他最後大聲道:“但我知道,我要做的,就是為秦國撥亂反正!”
從孫老先生的角度講,秦帝國作為統一華夏的中央帝國,本身的正義性就是不容辯駁的。
偏偏描繪秦國的電影《英雄》上映時飽受批評,京圈那些貨竟然批評老謀子為“暴秦”唱讚歌,可把老先生氣壞了。
今天有機會,肯定有隨心所欲的發表想法。
記者們見到今天第一位發言的人就這麼有料,也樂見其成,不停用筆記錄,準備待會兒的提問名單,同時已經想好了明天新聞的標題:
“《大秦》編劇孫皓輝:我要為‘暴秦’撥亂反正!”
由於幾十年前的歷史,這個標題可太勁爆了~
黃建中倒沒那麼高調,只是介紹自己創作的理念道:“商鞅變法為秦國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奠定了秦王朝一舉統一天下的偉大創舉。相比《康熙大帝》、《乾隆皇帝》等歷史大戲,《大秦帝國》的擷取面更多,不是以某個歷史人物的命運來統領全劇,而是展現一個帝國的興亡生滅。”
“這段歷史裡面有太多的故事可以拍,我對此興致高昂。”
這番話不偏不倚。
李一白則完全從自己的角度講述,他問記者們:“大家都上過學吧?”
“我第一次知道商鞅變法就是在上學的時候,我當時就在想。是怎樣的變革,才能讓秦國從一個偏遠地區的蠻夷,最後一統天下,成為萬眾矚目的中央之國呢?”
“接到黃導的邀請,我被勾起了興趣,馬上就去了解了這段歷史,越瞭解,越是喜歡那個年代。”
“我們目前也在進行改革,相信大家一定能從這部電視劇中看到我們當下的身影。”
“當然,這部戲主角商鞅本身的故事也很精彩,大家一定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