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蕭雁君終於在這一天的朝會上見到了皇帝。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穿紅袍的內監立在龍椅旁,甩動了拂塵尖聲叫道。
話音落下,立刻有一個穿著綠色官服的文官從人群中走出,捏著笏板說道:“臣有事啟奏。”
相裡彧端坐在龍椅上,冷冷看了那文官一眼,一時沒有說話。
這文官是一個直言納諫的禦史,平日裡就是個刺頭,誰都敢得罪。
他要上奏,只怕不是什麼好事。
相裡彧冷看他一眼,還是吐出一個字:“允。”
文官立刻躬了躬身,朗聲道:“稟陛下,如今京中流言四起,還請陛下做個決斷以安民心。”
相裡彧當然知道京中在傳些什麼流言了,甚至還是他暗中壓下了這個訊息,否則這流言早就傳得滿天飛了。
此時聽禦史提起,相裡彧眯了眯眼睛,反問道:“那卿以為該如何安民心啊?”
文官俯身伏拜在地上,吞了吞唾沫才回答:“八皇子跋扈,領皇命治災卻起私心,致難民死傷無數……民憤不平則社稷不安,請陛下以百姓為重。”
相裡彧又道:“可八皇子已經身死。”
言下之意,他的兒子已經死了,這事兒還不能了結嗎?
相裡彧皮笑肉不笑丟出一句話,語氣已經冷了兩分,末尾一些小官都悄悄抹了抹額頭的冷汗,只怕皇帝驟然發怒。
可那文官卻不怕,只見他咚咚磕了三個頭,腦袋重重撞在地板上,聲音沉悶有力。
最後,他道:“請陛下下罪己詔!”
還不等皇帝說話,周圍幾個大臣先冷臉呵斥起來。
“放肆!”
“你好大的膽子,你是說陛下有錯嗎?!”
“以下犯上!還不住嘴!”
……
朝堂上七嘴八舌吵了起來,好久才漸漸靜下,相裡彧面無表情俯視那文官,許久才淡聲問道:“卿以為錯在朕?”
文官又是重重三個頭磕了下去,末了才說道:“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陛下為皇子君父,既是君又是父,八皇子今日闖下大禍,豈非陛下教子不善,育人無術?八皇子由陛下派出,身有皇命卻陽奉陰違,害我朝百姓流離失所,豈非陛下識人不清?陛下為臣子表率,受萬民供養,今日百姓因災受難,死傷無數,豈非陛下為君不力?”
他真是不怕死,什麼話都敢說。幾句話下來,殿內鴉雀無聲,方才還與之爭辯的大臣們全都離他遠遠的,不再和他說話,更甚連看都不看他一眼。
相裡彧沒有回答,只垂下眸看向匍匐在大殿上的人影,旒珠下是他輕蔑又冷厲的笑。
【作者有話說】
文中戲詞為杜撰,就……假裝它很高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