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麼呢,你不是神仙,我也不是,有些事做不到也正常嘛。偷不了就不用偷,咱們去搶。哈哈哈!”馬三寶笑著說道。展玟和盧斌對望一眼,心裡也是嘀咕,偷都不行,就這幾個人,搶能行麼?
“來,把衡王府的地圖給我看,然後再打聽一下五天後這兩個拿鑰匙的兩位在哪裡過節,剩下的我來安排。”
“是,老大。”展玟點頭應道。
“盧斌你去收一些幹稻草,然後在東城門附近租房子。跟你們來的人都住在那裡,等候我的命令。”
“明白,老大。”盧斌起身敬禮說道。
“這次任務咱們就是靠速度贏,任何人時刻準備著,不得怠慢。”馬三寶再次下達命令。
“是,老大。我等記下了!”眾人齊聲答應。
“好,下去準備吧,咱們還有五天時間。所以大家都要努力,展玟你附耳過來,你要如此……”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或者“上元佳節”。這也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在古時,正月十五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則稱“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國古代的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每月十五日必逢滿月,叫做“望”。滿月象徵著團圓美滿,在正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據《史記樂書》記載,早在西漢初期,宮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禮儀活動。
因為元宵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春天的到來,所以在民間也有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以示慶祝。明朝的青州也是一樣,在這天晚上會有燈會,人們也會在晚上換上新衣服,女孩子更是打扮的花枝招展。和家人朋友一起走上街頭,賞花燈,猜燈謎。衡王府也會舉行祭祀儀式進行祈福,祈求今年有個好的運氣。
衡王府規模宏大,氣勢巍峨,佔地近15公頃,在建築風格上,與北京紫禁城皇宮相似,只是規模略小。機構設定也和皇宮相似,如長史司、審理所、典膳所等。還有伴讀、教授、引禮、承奉、宮女、內監等,一應俱全。東華門、西華門、後宰門、正南大門百姓稱為午朝門。午朝門外的門前甬路上,是兩座造型宏偉,雕刻精緻的石牌坊。在一條中軸線上,石坊兩座南北相對,建築形式相同,皆為四柱三門牌樓式結構,由巨石雕刻後組成。石坊分三層,刻雲頭花邊,雕荷花、牡丹等花卉圖案。二層與底層鐫獅子麒麟等圖案,每塊巨石上有獅子十二隻,麒麟兩隻,形態奇偉,四石柱方形,東西排列分立底座上,形成三門。每柱下方南北兩面各鑲透雕麒麟昂首蹲立,每坊八隻。四柱上方各嵌巨石橫匾,匾上浮雕皆為二龍戲珠圖。中間橫匾鐫刻剔底陽文,南坊橫匾兩面分別為“樂善遺風”、“象賢永譽”;北坊橫匾兩面分別是“孝友寬仁”、“大雅不群”。字型豐腴渾厚,據說為嚴嵩所書。
玉兔東昇,衡王府寬大的後花園裡香案已經擺好。各種供品也是一應俱全的擺在桌子上。衡王朱由棷站在隊伍前面,拿起三炷香,點燃,插在香爐內。然後跪拜下去,後面的妃子,兒女,還有一干手下都跟著朱由棷跪拜天帝,祈求降福。
三拜九叩以後,眾人都跟著衡王起身入座,這上元節的酒席就開始了。隨著眾人坐定,丫鬟小廝如行雲流水一樣給每桌上了酒菜,拿了筷子碗喝酒杯,把酒水為眾人倒上,
“諸位,又是一年的上元節,我們又齊聚於本王府裡,祈福上天。酒宴馬上開始,大夥兒都倒上酒。第一杯咱們敬天帝!”衡王朱由棷站起來說道。
“敬天帝!”
“第二杯咱們敬皇上!”
“敬皇上!願皇上洪福齊天!”
“第三杯敬父母家人,幹了!”
隨著儀式的結束,酒宴正式開始。
“諸位,幹喝酒也沒意思,三杯酒以後,每桌必須作詩一首,否則一桌人都要自罰三杯。哈哈哈!”朱由棷笑著說道。
“王爺來一首。”王府左使方古民開口說道。
“好吧,那我就開個頭,諸位見笑。
玉兔東昇掛梅間,
廣寒宮內舞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