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望著侯,手停在空中,臉上明顯有些失望。
父親捋捋鬍子,似笑似嘆:“終是成算不足。”
益謙恭道:“君父教誨,益銘記。”
父親看著他,沒再說什麼。少頃,他轉向一旁的寺人,問:“上卿可到了?”
寺人道:“方才宮中來報,說上卿已至。”
父親將弓交給旁人,微笑著對我們說:“我今朝須議事,先返宮。”
益行禮,答應道:“諾。”
“君父慢行。”我也向父親一禮。
父親頷首,轉身向道路上走去。
林中薄霧藹藹,幾人的身影漸漸淡去,消失在蔥鬱的樹木之後。
我看向益,他手中還拿著弓,望著父親離開的方向,若有所思。似乎察覺到我的目光,片刻,他看過來。我笑笑,道:“兄長現下何往?”
益看看四周,道:“時辰尚早,我仍留在此處習射。”
我彎彎唇角,移步走到侯前。他剛才射出的箭還紮在上面,我握住箭桿,費了好大的勁才拔出。把侯上的箭坑看了看,我回頭向他道:“兄長氣力甚了得。”
益走過來,拿過那箭,看著侯上的猛虎,搖頭道:“終不及君父射技精湛。”說著,臉上竟有些赧色。
我微訝,望著他那張與觪有兩三分相似的面孔,忽然想,觪上次面有赧色是什麼時候……不禁覺得好笑,那家夥似乎從不曾面有赧色。
我饒有趣味地看著益,對這個異母哥哥有些好奇起來。
“君父射獵幾十載,而兄長尚未加冠,如何比得?”我莞爾道:“兄長外出遊學,歸來已習得射禦之術,君父心中必欣慰有加。”
益轉頭看看我,複又望向布侯:“我習射禦之術並非在外。”他將手中的箭遞給寺人,繼續說:“我十歲入小學之時,太子尚在泮宮,我射禦之術,皆為太子所授。”
觪也會樂於助人?我詫然,還是庶室兄弟……
益沒再同我說話,走回到射程之外,從箭囊裡重新拿出一支箭。
我見狀,踱開站到一旁。漆弓再度拉開,穩穩當當,張得如滿月一般。益凝神瞄準,片刻,箭“嗖”地離弦,下一瞬,已將侯上虎頸穿透。
出了林苑,我看看天色,還早得很。
望向身後,高大的樹木鬱郁蔥蔥,將鳥鳴和隱隱的弦響統統擋在了身後。“……國君身體不佳,老婦聽聞公子益近來每日陪他往苑中習射……”丘昨晚說的話浮上心頭。
今天看來,益返國之後,的確常常陪伴父親的;而從父親的表現上看,他似乎也很高興。不過,父親好像也只與他射箭……我望向天空,深呼吸一口氣。或許是我與庶室兄姊一向不親厚的關系,又或許是受了母親的影響,心裡總有地方放不下。
路在腳下延伸,眼前的景物變得異常熟悉,不知不覺,自己竟走到了母親的宮前。
我愣住,停下腳步。月餘未見,這裡仍然是離開時的樣子,地面幹幹淨淨,影壁後,廡頂伸出發黑的木簷,沉默而凝重。只是,這宮中並不寂靜,我聽到有些人語聲傳出來,吵吵的,詫異之下,腳不由地往裡面走去。
繞過影壁,穿過宮門,只見堂前,幾名寺人忙碌著,正要搭木梯攀上房話,
“莊!”齊央看到我,面上一愣,隨即一臉喜意地朝我走過來。
“長嫂。”我行禮。
她把庚交給侍姆,笑吟吟地拉過我的手:“莊如何起得這般早?我昨夜聽聞你返國,想要去看你,卻又想你一路勞頓,便今日再去。”她聲音清亮,容色煥發,身體似乎已經恢複得不錯了。
我微笑:“長嫂關心。”說著,望向那廡頂,問:“堂上何事?”
齊央看看那邊,道:“寺人今朝來報,廡頂昨夜漏雨,須作修葺。”
我點頭:“如此。”
這時,前面的世婦大聲地嚷起,叫房頂上寺人小心瓦片,不可讓它們摔落下來。
我看向齊央,問道:“此等修繕雜物,交與寺人便可,何須長嫂親自來看?”
齊央撇撇嘴,似有惱意,道:“來看也好,免得宗伯又說我年幼力薄,不堪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