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境遷,縱然林蓁一直拼命回憶,也無法還原那漫長時間裡的一切,何況當年她只是一個還在上小學的小孩。
“我問她有沒有別的東西,她說應該是沒有了,要是還發現的話還會找我的。”林蓁拉開餐廳的椅子坐下。
林薔隨之坐下,視線始終黏著於那本封皮和內隔袋都發黃的相簿。
她時不時眯起眼睛,指著其中一張照片展示給林蓁看:“你這個頭發是我紮的哦。”
林蓁完全沒有一點印象,但卻給了很好的反應:“難怪這麼難看欸。”
林薔佯裝生氣,伸手拍她:“老媽叫我給你紮的,她還說很好看。”
“她騙你的啦。”林蓁臉上的笑容浮起來,很快又淡下去。
一切看似都是那樣風平浪靜,她的表情,她的內心。
薄薄的相簿很快就翻完,林薔動作很輕地將它放到一旁,伸手拿過了同樣很薄的那一本悼唁名單。
林蓁坐在她的左側,垂眸看著林薔的動作。
這本名單裡都是不同人手寫的字跡,她們的名字,她們和死者的關系,她們前來悼唁留下的金額。
禮金是人情,這份名單其實是很重要的,但誰又會對幼年青年就意外喪母的兩個女孩那麼苛責呢?
“好多媽媽的同學和朋友。”林薔說,“之後還要抽空回引溪一趟。”
林蓁早已失焦的眼神重新定格在林薔臉上,她輕聲道:“可以在週末嗎?我們一起回去。”
林薔是知道她不喜歡引溪的,其實也算不上不喜歡,林蓁只是一直在迴避引溪。
她會反複加深對梁婧的記憶,卻本能地迴避梁婧的故鄉。
引溪是承載了梁婧少女時代成長歷程的故鄉,她回不去她自己的少女時代,也無法再參與女兒們的少女時代。這樣的殘忍是林蓁不想去觸碰的。
但有人說,引溪或許也值得一去。
林蓁和姐姐錯愕的視線對上,她放大了一點音量,不再是商量的語氣:“下次,我們一起回去。”
林薔承擔了自梁婧死後所有的人情往來,林蓁感激姐姐所付出的一切,但感激卻比不上分擔的萬分之一。
“好啊。”林薔彎起眼睛笑了,“那之後要麻煩蓁蓁了。”
姐姐用打趣掩蓋感動,妹妹用看似平常的動作掩飾現在才彌漫上來的羞愧。
她搖頭,隨手把林薔面前的悼唁名單拿到自己面前。
本來只是很隨意的動作,但林蓁看著那麼多不同的字跡後面都跟著“同學”二字,還是放慢了閱讀的速度。
有些人下筆很重,似乎帶著一些悲愴的情緒,而水筆也隨著力度暈開,組成一個個讓林蓁陌生的名字。
陌生的名字?
林薔隨意地抬了下眼皮,瞥了一眼身旁的林蓁,卻意外地捕捉到了她的表情急變。
“蓁蓁?”她下意識地喊她。
林蓁快速地把名單方向轉了90度,放到她面前來,手指著其中一個字跡娟秀的名字:“姐,你看這三個字是什麼?”
林薔一字一頓地念了出來。
“潘、麗、靜。”
她抬頭看向林蓁:“怎麼了嗎蓁蓁?潘阿姨是媽媽的大學同學,她們都是引溪人。”
這麼巧?又這麼巧?林蓁感覺自己的心髒在狂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