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鐘嶽發現,每一次過來,她都是坐在太陽底下,也不拉窗簾。
若是寒冬曬曬太陽取暖,還能夠理解,問題現在是六月啊,即便室內開著空調,這樣坐在太陽底下,難道不熱嗎?
他拿著燒杯,往墨碟裡添了些水。小毫稍稍浸潤,文徵明自始至終,沒有那自己的書帖給鐘嶽臨摹,還是那本《靈飛經》,鐘嶽也只能是將就著臨摹這本拓片版的《靈飛經》。
四十三行,如今鐘嶽基本可以做到行筆連貫,絲毫不用看一筆照一筆地寫了,這就是熟能生巧。書法在注重筆法的同時,勤練也是不能省的。書法大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在寫廢寫禿了許多筆,練得滿手老繭後,才能夠有所精進。
一氣以貫之,小楷在注重筆法的同時,章法之上,同樣是有講究的。一列字,若是用一根線放在中心,那麼每一個字的中心都應該在這條線上,而不是東倒西歪。初學小楷的人,用的紙上都會有輔助線,然而文徵明嚴苛要求鐘嶽不準用這類的輔助紙張,就是要在普通的白宣紙上,做到心中有這樣的一條線,每一個字在心中就是放在這條中線之上的。
鐘嶽放下筆,聽著耳畔的琴聲,心情有些煩躁。
按理說,有了筆法系統,他的進步已經算是神速了,然而寫出來的小楷,差的神韻不是一點兩點,而是一大截。
小楷不學文徵明,是不是他自己給自己定的要求太高了?文氏小楷,寫得像不容易,寫得溫純精絕,更是寥寥無幾。現在鐘嶽追求的,已經不是所謂的字好看難看了,這僅僅是普通人對於書家的淺顯表象評價罷了。
如果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鐘嶽覺得,現在的他,憑借一手漆書,雖然在這個書法落寞的時代,大多數普通人,並不覺得這樣的字型是美的,但是作為國學藝術,不被大多數人認可的藝術大師比比皆是。
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
這就是藝術,也許同個時代中,小楷寫得精妙的,不僅僅文徵明一個,但是如今被世人熟知的,談起明楷第一人,非文徵明莫屬,這就是歷史的抉擇。
心煩意亂的時候,倒不如不寫。小楷不像是漆書,需要融入喜怒哀樂,它更像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需要做的,就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是完美的。漆書如果講究意蘊的話,那麼小楷就側重於筆法結構,只要一筆差了,這個字就垮了,一個字垮了,整幅作品也就有缺陷了。
鐘嶽洗了洗筆,筆毫已經被摧殘得不能再用了,又一支筆報廢了。
今天收手的有點早,不過他已經沒心情再練下去了。
廣陵散,這可能是最出名的古琴曲了吧。
鐘嶽將燒杯之中的水倒了,背起了書包,準備回學校。
琴聲戛然而止。
“等一下。”
鐘嶽轉過頭,“有事?”
這些天來,除了最初討論自來水還是軟水調墨的那番對話,之後就再也沒有什麼交流,鐘嶽也很好奇,這人究竟想幹嘛。
“你過來。”
鐘嶽眉頭一皺,這算是暗示什麼?不好吧……他還是走了過去,反正他也不吃虧,“大太陽底下,你這麼一直坐著,不熱?”他看向女子白皙的臉龐,也有些驚奇,就算是開著空調,這麼一直曬在太陽底下,居然一絲紅潤的血色都沒有?之前,他還真的沒有注意過,一個活人,怎麼可以這麼白呢?
該不會真的是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