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歷代皇帝和繼承人都是嫡子出身,宗室本身大都是庶支,一直不敢扎刺。
但偏偏這次宗室裡出了兩個異類,即先廢太子,當今聖上兄長的兩個庶子,徒明芹徒明榮。
他們兩人當初因廢太子之事沉寂許久,但最近因著太上皇年紀大了,想起以前的事情,便召見了兩兄弟幾次。
由此他們兩人似乎又有些囂張起來。
在宴席上,兩兄弟頻頻拉攏諸多勳貴大臣,可惜在場的都是老狐狸,沒幾個傻得。
對兩兄弟的示好沒幾個回應的,當然他們也不會刻意得罪人,畢竟兩兄弟也是被封為郡王了,但兩兄弟又不是傻得。
在宴會上屢屢碰壁,臉色自然不好看,但也不敢當場發作,但看著明宣的眼神一直都帶著刀子。
在他們心裡,明宣和當今是他們如此落魄的罪魁禍首。
一般人很難從自己身上找錯誤,他們兄弟第一怪當今和明宣,第二怪的就是昔日的廢太子妃和她的兩個嫡女。
前者也不奇怪,後者其實是因為,如今宗室裡廢太子這一脈,宗室寧願親近明芙明蓉兩個女孩子,也不樂意與明芹明榮兩人有什麼牽扯。
畢竟當今皇上露出了加恩給嫡親侄女且不說,親近兩個女子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反倒明芹明榮兩個庶子,心裡沒有數,偏偏野心不小,試圖藉著太上皇的東風拉攏人,連昔日廢太子的屬下,都不敢輕易歸附兩人。
甚至可以說,昔日圍繞在先廢太子身邊的勳貴大臣們,如今大半已經把寶壓在太子身上。
當今性情冷硬,雖是嫡子,但這些人卻和當今沒什麼舊日情分,反倒是因當今聖上當初看不慣有些勳貴大臣們行兇違法,齷齪頗多。
但有太上皇尚在,再加上當今也不想和這些人徹底鬧翻,畢竟其中有許多家族人才也不少。
於是便默許這些人湊到明宣身邊來,但是也精挑細選了些。
當初明宣靈機一動辦起了學院,當今皇上和太上皇之間的分歧也得到了解決。可謂一箭雙鵰。
因為太上皇昔日留給廢太子的人都是他的老臣,如今太上皇年老念舊,自然不希望兒子徹底除掉他們。
但另一方面,太上皇作為一個皇帝,也不會太過縱容大臣們行不法之事。
所以太上皇只怕皇帝牽連太多。
如今能進學院的人,不僅資質不錯,與明宣這個太子有同窗之誼,已經給了這些人一顆定心丸了。
太上皇也自然不會再阻止皇帝在朝中改革或者清理朝堂。
皇帝也不會迎來一整面的反對聲,如今明芹明榮兩兄弟處處碰壁便是證明。
畢竟若是皇帝真的一意孤行,這些有危機感的家族們,恐怕不只腳踩兩隻船,甚至完全倒向有廢太子之子名號的兩人。
誰都不想死啊!
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便是將來皇帝真的傷害他們的利益,或是家族出了一些老鼠屎,也不會完全魚死網破。
畢竟一個家族的興衰終歸要靠有才能的子弟們,若是擠掉膿水,有識之士也不會多麼肉痛。
但即使如此,明芹明榮兩兄弟也招攬了一些人手,不是在明宣大婚的宴會上,而是私底下。
明芹明榮兩兄弟和江南的甄家一些人勾搭上了。
不過不同於紅樓原著中,憋屈的兒皇帝,要忍受諸多勳貴大臣們踩在臉上,還要忍受他們私底下串聯。
如今明芹明榮剛一有動作,就被報到了當今聖上這裡,連明宣都有所耳聞。
畢竟賈璉所在的賈家,與江南的甄家是老親,不乏透露一些風聲的,賈璉也機靈,為了贏得太子的青睞,挽回昔日給太子的不好印象。
賈璉之父賈赦也豁出去,想努力把賈璉推到太子跟前。所以一直支援賈璉給太子告密。
以前賈赦賈璉父子因為什麼讓太子不喜呢?
就是賈赦以為太子要拉攏榮國府,故而以為能拿捏住太子,想讓太子主動出手,把榮國府二房打壓下去,改變榮國府長幼不分的局面。
賈赦當初之所以有那個自信,是因為他昔日不僅是先廢太子伴讀,父親是榮國公賈代善,連賈赦的字恩侯都是太上皇親自取的。
後來因為先廢太子失事,他又不算什麼股肱之臣,就被賈母給趕到了東院,然後讓賈赦的弟弟賈政當家。
賈赦其實並不太能看得上當今聖上,畢竟他年輕的時候作為先廢太子伴讀可謂是飛揚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