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你們的磚窯之後是不是就不用了?”村長轉著眼珠道。
這是打磚窯的主意嗎?
沈遲費了多少工夫,又投入多少精力和多少個不眠夜才取得成功,他的辛苦沈北安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任何人別想輕易竊取他們的成果。
“怎麼會?磚窯是我們苦心建立起來的,以後專案部還要建設,所需的磚我們也可以自己生產,且還可以外供,這不失為一個盈利的好辦法,畢竟,周圍沒有磚窯。”
說白了,他們是頭一份,也是獨一份。
要說磚窯有多高深的技術含量是騙人的,對面研究所的人研究的是高精尖技術,根本不屑於做這種活計,這才成全了沈北安和沈遲。
旁邊的合作公司則是剛來,還沒來得及開始建設,現在見沈北安他們可以提供,他們也只是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多方便。
沈北安說的是事實,村長的打算也破滅,看來磚窯暫時是無法弄到手,村長看向瑞納,希望他幫忙說和,瑞納道,“沈總,你看是否可以幫幫忙,我們村裡人也想要一些磚。”
沈北安不鬆口,想要免費獲得怕是不可能,只能儘量少花些錢,村長道,“你也知道村裡不富裕,不知可否便宜一些。”
沈北安若有所思,他明白強龍壓不過地頭蛇,何況這是雙方共贏的事,原本重建專案部與公司重新申請了資金,總部已經有人不滿,認為沈北安剛來就花了這麼一大筆錢,實在很浪費,但如果他們可以自己創效,也能堵住總部一些人的嘴。
“一塊磚的成本大約是五角當地幣,這樣吧,我們就收三角,但請購買的村民提供秸稈、樹枝等燃料,你也知道,我們購買燃料也是需要很多錢的。”
這個太容易了,村長在心中計算著,他們村裡種植玉米和很多果樹,玉米杆和枯樹枝家家都存了很多,將家裡不用的材料換成有用的磚,這個買賣怎麼算都合算。
村長和瑞納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看到了滿意,“好,就這麼說定了。”
沈北安幫沈遲接了生意,磚窯陡然忙碌起來,沈遲高興的同時又苦惱起來,早知道當初磚窯就應該再建大一點,錢,誰願意往外推啊。
忙碌了近兩個月,專案部已經竣工完成,兩排明亮的磚房,還有食堂、洗浴間等配套設施,就連大門都是加厚的,需要幾個人才能推的動。
沈北安頒佈了新的規章制度,對專案部員工進行了約束。
考慮到員工的實際需求和家庭情況,沈北安與總部商議,在專案部建成後,定期與國內員工實行輪換制。也有想多賺錢,不想輪換的,可以上三個月休一個月,休息的月份可以選擇回國。
制度一經推出,就獲得員工的支援,雖然工作三個月見不到家裡人,可現在通訊發達,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可以賺錢,還可以定期回國見家人,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嗎?
工作制度合理、生活條件改善,讓沈北安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援,最初遲疑、不支援的聲音再也沒有了。
沈北安算是徹底站住了腳。
時間不知不覺到了農曆新年,沈北安一大早就接到潘洪海的報喜電話。
“老大,菲菲生了,八斤重的大胖小子。”潘洪海笑的爽朗,沈北安可以想見他的傻模樣。
“恭喜啦。”沈北安琢磨,他也努力了幾個月,想來一菲也快了。
“老大,之後我用郵箱給你發照片啊,這小子嗓門大的震天,生出來時把護士都嚇了一跳……”潘洪海巴拉巴拉細說著剛出生兒子的狀況,聲音裡帶著初為人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