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叫蕭臨雲的傢伙,身為太源府望族世家,一封書信竟讓書院將我辭退,如同斷我求學之道,毀我前程之路,此仇可以不報,但我會記住你的名字。”
“今天是二月十五,科舉童生試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一,我本想在書院學習一年再去報考童生,但我已經不能夠在書院學習只能另謀他法。”
“所幸我有藏神文寶,擁有遠超常人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哪怕不在書院讀書,我也能趕上那些學生的功課,既然如此,何不如拿出積蓄湊個數去給文院報名科舉,這次我就賭他一把,若能今年中童生,有了功名以後做什麼事情都好辦,若是落榜也是因為自己學問不足,大不了明年再考!”
陸鳴在心中打定了主意,直接一路回到家中。
一陣翻箱倒櫃之後,陸鳴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折算一下也就只得二兩銀子。
一兩銀子價值一千錢,二兩銀子就是二千錢。
單是報考童生的費用就要五百錢,這對陸鳴來說,相當於在書院打雜五個月的工錢。
除了這些文錢以外,還要準備帶上身份文書,讓文院備案才能夠獲得批准。
準備完畢之後,陸鳴前往文院。
文院是科舉機構,也是選拔人才的重要地方,每次科舉,都會有許多讀書人名揚天下。
對於功名而言,陸鳴並不太看重這些,可是為了生活,為了聖道,他只能先讓自己獲得一點功名,哪怕只是一個童生,也能夠改善一下自己艱辛的生活。
文院大門終年敞開,從不關閉,因為這裡是聖人門下,是讀書人的地盤,沒有人有任何權利將一個讀書人拒之門外,哪怕是國君也不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掌管文院的是本縣最德高望重的一位老進士,俗稱為“院夫子”,代替孔聖選拔人才,也是科舉最高考官、監察。
陸鳴來到文院,按照流程很快就完成了報名,並獲得考場的考牌及准考證書。
正當他要離開時,卻聽一道刺耳的聲音戛然響起:“喲!這不是陸鳴嗎?你來文院幹什麼?難道是來報考童生的?”
只見一名身穿青衣的公子哥徐徐走來,身後跟著一群奴僕,個個趾高氣昂,看向陸鳴的眼神充滿了不屑。
來人名叫“韓無忌”,是江縣計程車紳之子,家裡什麼都沒有,就是有錢,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同時,他也是江縣書院馮遠最得意的門生,不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文章,都少有題目能夠難到他,也是今年最有望考中童生的讀書人。
然而韓無忌的目標可不僅僅只是童生,更是對“案首”之位志在必得,在考童生的科舉裡,取一縣內成績最優秀者的頭名者賜“案首”出身。
第二,第三名,則是賜“同案首出身”,但不稱案首,而是和其他金榜題名者一樣只是童生。
“案首”雖然是一個名號,可是有沒有這個名號的差別卻是很大,案首地位等同於七品官銜,是能夠得“縣伯”封號的存在。
韓無忌特地為此準備了兩年,可以說是胸有成竹,當他看到陸鳴也在文院時,心情正好之下,便帶著家丁過來取笑。
喜歡聖道讀書人請大家收藏:()聖道讀書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