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章 有意思的學習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在一開始鬧了這麼些“不愉快”之後,我們和導師似乎相處的更融洽了,現在,慕普老師既是我們的專業導師,又是我們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現在回想起來,我從小到大,我的老師似乎都成為了我的好朋友,這應該就是優秀教師們應該具備的素質吧。

我們幾個人下載了法律專業的綜合資料庫之後邊瀏覽邊與老師互動學習,學習效果超級棒,也覺得很有意思。這個資料庫比起以前的那些資料庫似乎更有趣,是因為內容更多嗎?還是因為表達手法更好?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學起來不是那麼無聊,這就夠了。資料庫裡面還加了一些場景,以便讓人對相關知識點有更深刻的體會,還挺人性化的嘛。慕普老師特別提醒我們,這個資料庫的所有權屬於學校,我們無權分享給外界,果然是好東西只留給自己用呀!

我們學的法律專業,是一門關於規則的學問,法律就是要對人們的行為做出適當的限制和引導,以使其符合社會規範,有助於社會發展,當然,法律必須是公開且人人可獲得的。我們要學的內容包括:對現行各國法律制度的深刻理解,以及理解這些法律為什麼會被如此制定,知悉法律誕生的背景,還有法律被制定的程式,法律實施之後發揮了什麼作用,適用於什麼情況,起了什麼效果,有什麼弊端,今後可能的發展方向,等等。相關知識博大精深,有著漫長的歷史和人文背景,就更別提每個國家和次級域中的巨大差別了。所以在學習法律的同時我們這六個人還一起選修了歷史、政治、人文、心理方面的通識課,這樣更有助於我們深入學習法律專業。慕普老師對我們的做法贊賞有加,她說專業的周邊知識一定要多加學習,這對於今後的個人競爭力是非常有用的,能夠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幫助我們賺取到更多的積分,而更多的積分就更容易讓我們做我們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積分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無論是虛擬世界中的各個國家、各個場景,包括那些知名的社交平臺,亦或是實體世界中的各個地點,只要你願意,積分都可以使用。有一句俗語說得好:積分不是全能的,但沒有積分卻是痛苦的。我們獲取新聞、擴充腦力、置辦場景、購買資料庫、實體化,在很多情況下都離不開積分,如果沒有積分,那隻能有悽慘來形容了,所有收費專案你都做不成。當然,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一般是不會出現沒有積分的情況的,問題的關鍵只在於擁有積分的多少。

在我們所在的2號國家,法律由專門的法律編制委員會制定頒布,法律一經頒布即為有效,這些被頒布的法律對於所有隸屬於2號國家的成員以及位於2號國家空間內的一切場景都有法律效力,一旦發現疑似違法行為,即由法院進行審判,如果違法行為成立,則由司法委員會根據法院授權執行法律,糾正或懲戒違法行為,並對法律鼓勵的行為給與獎賞。看起來確實是一套完整嚴密的法律體系,裡面的法律條款也規範的很細致,可操作性極強,我當時覺得很合理,由衷的佩服這些設計者,能想得這麼周到,似乎把所有問題都考慮到了。

慕普老師解釋說,法律體系之所以看起來合理,是因為它經過了漫長歷史和社會變遷的檢驗,法律一直在不斷修改完善,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它是一直不斷發展的産物,正因為它經過了實踐檢驗,所以才顯得那麼合理,那麼靠譜。我想想也對,我曾經覺得時間就是多餘的,除了能標記個先後順序,似乎就沒啥用了,後來我對時間的認識一直被重新整理,從考試的時候看,時間貌似非常寶貴,現在再來看看,時間又是一個極為有效的“過濾器”,總能把最有效的東西留下來。在生物學中,我也有此體會,適者生存,就包括了這層意思,時間是個厲害的東西呀,只不過,我們已經憑借技術力量征服了時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覺得它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然而,雖然一般的法律對國內成員很有效,但是一跨國,它就沒那麼管用了,每個國家的法律各不相同,因為技術原因,一個國家的法律在沒有得到他國授權的情況下很難懲戒另一個國家的成員,只能處理當事人留在本國空間的“物品”,包括在本國的積分、腦力、場景、工具,而不能跨國去追,除非有相關國際協定支援。所以,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當前的世界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國際法體系,也就是國際協定的大集合,同意該協議的國家自動接受這些協議的約束,相關事宜將按照協議規定處理,這其實給人員、資訊、積分在國際間的自由流動奠定了基礎。這一系列的協議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就拿我來說,我進入大學之後獲得了完全自主的個人權力之後其實隨時都可以出國看看外面的世界,只是我現在還不太想出去,我還想專心多攢一些積分再說,畢竟國外的資訊,即使我身在國內,也隨時可以獲得,出不出國並沒有太大區別,出國也就是用分身出去罷了;但是,如果沒有一系列國際協定構成的完善國際法體系,那我們就很難獲得國外的資訊了,因為各個國家的資訊格式可能各不相同,各個國家有不同的編譯器,有不同的解讀方法,有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國內法,這一切的一切,都對國際交流構成了障礙,而國際協議的出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這些障礙——國際協議為跨國的資訊流動提供了通用介面和標準,為國家間的協調合作提供了行動依據,各國在同意協定條款的時候就進行了必要的相互授權,如此一來,國內法就對外國人有了一定程度的管轄權,雖說這種管轄權還不能與其母國的完全許可權相比,但這比沒有國際法的時候要好多了。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資訊是有價值的,尤其是那些“重要的資訊”,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在本能上都會阻止把那些具有很高價值的獨佔資源無償分享給別人,當本來的獨佔資源人人都可無成本地獲得了,這個資源也就不緊俏了,各國對於這類資訊的流動都很重視,限制的要緊,例如資料庫許可權、場景授權、倉庫使用權、人權,等等,經過長時間的談判才最終形成協議,達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使得這些資訊可以跨國流動並且一旦留出國外就要接受國外法的管轄,這對於維護國際秩序是必要的;當然,也有一些資源是越分享越有價值的,比如說社交資源,對於社交類資源來說,分享的人越多就越有價值,我們可以看看那些社會名人,知道她們的人越多,她們的名望就越高,我目前在佔新裡有15620名粉絲,我巴不得有更多人分享我的資訊,讓我名氣更大,那樣我就會更有影響力,也就更容易賺積分了,對於這類資訊,各國就基本上沒什麼意見,反正分享還能帶來價值,何必去限制呢?分享又不需要什麼成本。

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是非常貼近個人生活的一門專業,所以,這個專業“前途無量”。慕普老師說學法律的人賺起積分來非常輕松,無論是成為律師、法官、檢察官,或者是在法律編制委員會參與法律制定,甚至在場景建築公司制定場景規則,都可以,專業知識都能派上用場,整個社會對於學法律的人需求很大,但是能把法律學精的學生並不多。

慕普老師鼓勵我們說:“把法律這個專業學精的人不多,正是你們的機會!如果你們能夠成為一流的法律專家,那積分什麼的還不是小意思呀!各個方面都需要高階法律人才,只要你們肯鑽研法律知識就行。”我們的導師說得非常有力,那她屬於高階的法律人才嗎?

於是我問導師:“慕普老師,您是法律高手,當前賺的積分多嗎?”我自認為我問得比較委婉。其他同門也饒有興致的望向導師,靜靜的等待導師回答。

慕普老師看了看我,做出了一副微笑而又意味深長的表情,她說:“你們這些人吶,問問題都搞得這麼直接,又是在質疑我的專業能力?怪不得你們幾個能夠分在一起,這就是緣分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呀!我該怎麼回答呢?”

“那就看您自己想怎麼回答咯!當然,您也可以選擇不回答,一切自由,這才符合法律規定嘛,您剛為我們講解清楚。”我半開玩笑說。我一直致力於提高我說話的幽默感,感到大家都被我逗樂了,我很滿意。

“喲,可以呀,就會活學活用了呀?還是在導師面前現世?雖然我有權不回答你的問題,不過你既然這麼想知道,我就滿足一下你的好奇心吧。我平時賺取的積分可是很高的喲,高到什麼程度呢?你猜猜,我讓你猜我一共有多少積分。”真是討厭,我遇到了很多老師都喜歡讓學生猜答案,我看純粹就是吊人胃口,尋人開心,不過能夠讓人家開心也是不錯的一件事兒,我就不計較了。

導師讓我猜她一共擁有多少積分,我怎麼猜呢,一般來說,這項資訊都屬於個人隱私,人們是不會輕易公佈的,我要猜也找不到參考物件呀,我連我爸媽姐姐有多少積分都不知道,要現在去問問她們嗎?她們會不會覺得唐突?她們願意告訴我她們有多少積分嗎?哎,不管那麼多了,問問不就知道結果了?我先問我媽媽試試看,她原來是與我關系最親密的人了。

說幹就幹!我向媽媽發出了通訊請求,媽媽立即答應了我,我們兩個之間建立起了通訊連線。通訊一開始,我顯然不想直奔主題,那樣顯得目的性太明顯了,不太好。我先和媽媽聊了聊我最近的生活,問了問她和爸爸最近過得怎麼樣,其實這也沒什麼好聊的,因為我們一家人經常交流,我仍然繼續使用著家裡的資源,家庭成員間彼此的聯系就沒斷過,我們這樣聊著,純粹是聯絡感情,也許是出於對長輩的禮貌。我和姐姐雖然獨立了,但我們一家人的關系卻仍然親密如初,甚至因為更多的交流而比以前更親密了,這與我認識的很多人是完全不一樣的,那些人獨立之後似乎就與家裡別的成員不怎麼親密了,與家人的關系逐漸疏遠,僅僅保持一些禮節性溝通,家裡人慢慢退化成為了普通朋友,就是那種再普通不過的朋友。我一方面替她們感到悲哀,另一方面又覺得我自己很幸運,能有一個這麼好的家庭。

經過種種鋪墊,我終於提出了我要問的問題,我還告訴了我媽我為什麼要問這個涉及隱私的敏感問題,媽媽表示理解,還責備我為什麼早不說,一開始淨說廢話。她告訴我,她個人的總積分有一億九千多萬,具體有多少,告訴了我也沒意思,對於估計導師的總積分幫助不大,我只要精確到千萬級就行了。我覺得也對,媽媽擅長的是藝術設計和通訊學,應該也是很不錯的專業,那收入應該和老師接近,至少我當時就是這麼認為的。

於是我告訴慕普老師,我猜她的總積分有1億8千萬。

導師說:“你就猜了個這麼寬泛的數字?”

我辯駁道:“你又沒說要多精確。”

導師無奈的說:“那倒是,法無禁止即為可行嘛,反駁有效。”

我問:“那我猜的對不對呢?”

老師說:“你也把老師想得太窮了吧?實話告訴你,就用你的精確度,我光在國內的積分就有5億1千萬多,我的總積分有15億6千萬,怎麼樣?學好法律很有前途吧?”老師為了讓我們相信,還展示了她的賬戶清單,當然,數值也只是顯示到千萬級。

導師居然這麼有錢,我們幾個都很驚訝!一開始怎麼就沒看出來呢?或許是老師原來太低調了,導致我們這些“萌新”無法正確判斷。不管怎麼說,導師的這一“炫富”行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六個人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後續的專業知識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