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很多人問管理員,要想永久性地“跨界”生存,與實體世界的矛盾怎麼解決。
管理員說道:“你們的顧慮我也知道了,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想想好辦法嘛,我相信直接用最簡單的頭腦風暴就能解決,之前的坎我們都克服了,這次沒有理由邁不過去。尤其是那些沒有參加半實體化專案的,你們更得加把勁了,別到時候有與分紅無緣啦!剛剛不是有人說把裝置放到沒有人待的地方嗎?這就是個好主意呀,當然,也不侷限於此,大家還可以繼續想別的辦法。”
我們的這位管理員顯然很有鼓動能力,大家被她這麼一“動員”,紛紛躁動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地抒發著自己的感想,聊得不亦樂乎,這種時刻是非常讓人享受的,每一瞬間都能看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意見,實時感受著這些大智慧者的深刻見解,還能聽到許許多多的“內幕訊息”,爽爆了!我很喜歡打聽這種“黑新聞”,尤其是關於這個社會陰暗面的新聞,什麼秘史呀,秘聞呀,最抓人眼球了,多聽聽就覺得大腦非常“充實”,認為自己對這個社會又多了一層瞭解。我還是太年輕呀!
大家討論來討論去,終於達成了初步共識——還是把裝置放到一個完全不與實體人接觸的自然環境中去,並且要嚴密監視這些家夥的動態,以免它們在“主人”的操作下進入實體人的生活環境,而且要在這些“肉體”中設定不可由操作者更改的預設程式,保證它們不可越雷池一步。要做到這些還挺麻煩的,不過有了初步構架,起碼有了個工作方向,接下來只要一個一個解決這些細節問題就好了。
此時,永久體驗專案小組宣告成立,專門由這個小組負責這一專案,這其實是在半實體化專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的,半實體化小組的成員自然更加“輕車熟路”,都在積極報名,而那些上次沒有參加半實體化專案的人也不願意錯過這次機會,按管理員的話來說就是,這次參加的人尤其多,導致組織不得不啟動篩選程式,說白了就是測試,透過測試的人才能夠加入專案組。
很多人感慨:組織多少年沒有使用過篩選程式啦,原來的專案往往是自願參加,勉強湊齊人數,這次卻那麼火爆,真是活久見吶!
我加入的時間不長,沒有這種感覺,我就問:為什麼過去的專案沒有現在的人氣高呢?
有人回答道:你是新加入的吧?趕上好時候了呀,過去的專案很多都是研究型的,還有好多是募集資金的專案,往往是事情又多收益又低的,有些專案甚至要組員倒貼,大家雖然為了同樣的理想都有很高的覺悟,做事情也都很自願,但長此以往,必然影響積極性,所以就……不用我再說了吧?
我回答道:哦,我明白了。現在剛好碰見了一個大賺特賺的半實體化專案,大家被這個專案超高的收益所吸引,所以也對後面的這個衍生專案充滿了信心,對吧?
編號為0000991993081002的資訊接著我發的資訊說道:是呀,想出半實體化專案的人真是個人才,這一下子就帶來瞭如此高的收益,我怎麼當時就沒想到呢!五分之一的收益份額呀,嘖嘖,想想都羨慕!更不幸的是,我居然沒有參加這個專案,悔不該當初哇!
看到這裡,我心裡暗爽,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我本不是個喜歡別人奉承的人,不過她這麼無意之中的誇獎我還是非常受用的,這才“真實”嘛!
考試這東西,還是我上學的時候“玩兒的”,到現在都多少年沒做過了呀,還好當年考的多,現在依然“經驗充足”,什麼樣的考試型別我沒見過呀?考得上就考,考不上就拉倒,反正我的能力就是這麼高,能不能進這個小組就看自己與其他競爭者的相對能力大小。
考試採取的是匿名答題方式,每個人在答題的時候都獲得了一組明碼和一組密碼,答題的時候填入明碼,到時候公佈“錄取名單”的時候也只是顯示明碼,如果被錄取進了小組,那麼就要同時憑明碼和密碼方可進入。
題目倒是和我記憶裡的型別差不多,我都見過,不過這些題目都很考驗思維,考查的是一個人思想的深度,有些問題問得很深沉,直擊人的三觀,我“絞盡腦汁”地想著看上去有哲理的回答方式,畢竟我見過的世面還是不如那些組織的老成員,我也只能在我的可理解範圍內回答問題,我的見地也只能到這個程度,剩下的就看運氣了。
組織的測試有著嚴密的“反交流”監督程式,所謂反交流監督程式也就是答題系統會自動判斷疑似考生交流過的痕跡,只要答案裡面有著大家相互交流過的影子,那就判定所有參與者的成績都無效,取消錄取資格,是不是非常嚴格?其實組織開發這套系統就是為了讓組員們獨立思考,不要在一起相互討論導致自己失去獨立觀點,“每個人的獨到見解肯定比經過討論得出的結果更具多樣性,有價值的東西也就更多,這個測試就是要看看你們有哪些獨到見解。”管理員在測試之前對我們參加測試的所有人說道。
所以在這2個小時裡,我沒有和任何人交流,都是在獨自思考問題。2個小時,對於考試來說還真是漫長,原來的考試根本不會給我們那麼長的時間,而且題目比現在多得多,可能當年的考察側重點是人的反應能力、計算能力和理解能力,而現在,則是讓我們思考人生了,因此要給夠時間,好讓我們做細致的思考。
一旦思維開啟,各種想法就如洪水滾滾而來,思想的湧現擋都擋不住,我洋洋灑灑地闡述著自己的觀點,漸入佳境。2個小時在不知不覺中就溜走了。考試結束了,我優哉遊哉地回答完了所有題目,時間非常充裕,我一開始還擔心時間不夠呢。
考試已經考完了,錄不錄取就不是我能決定的了,順其自然吧,任何結果我都能泰然處之,儒馨也很淡定,我們就這樣靜靜地等待結果。其他人是怎麼想的我就不知道了,也沒去問——不該打聽的就不打聽。
過了一段時間,結果出來了,錄取榜直接貼到了暗語系統裡面,所有人都能看得一目瞭然,一共有128個人被錄取為新的專案組成員,這不符合組織的一貫作風呀,這不就暴露了人數嗎?一邊覺得奇怪,一邊查詢這些數字,沒有發現我對應的序號,看來我是“落榜了”,我問儒馨道:“欣德,你被錄取了嗎?”
“我沒有被錄取,你呢?”儒馨問。
“我也沒有透過。”我回答道。
我們兩個通通“掛了”,沒有一個被這個新的專案組接收,到底是我們運氣不好呢,還是我們實力差得太遠?
“行了,這次考試也暴露了我們的水平,和其他人相比低下的很。”儒馨輕嘆著說道。
“說明她們太厲害了,我們還有學習空間,哈哈!”我毫不難過地說道。
“歸根結底是我們實力不濟,這個組織本身就是人才聚集之地,哎……”儒馨都有點語無倫次了。
“可以啦,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我們已經在半實體化專案組裡賺了很多啦,也貢獻了很多智慧。參悟不夠深刻那就繼續參悟,對三觀的認識不到位就繼續認識,來日方長。”我勸儒馨道,通常情況下都是她勸我,現在變成了我勸她,儒馨向來是個高傲的人,估計她一下子接受不了這個“人人”都比她厲害的地方,平時都是“俯視”其他人,而在這裡,就要被其他人俯視了……不過我倒覺得沒什麼,反正比我聰明的人有的是,也不在乎再多一些。
永久體驗專案組算是沒我們什麼事了,就讓那些高手大咖去玩吧,我們這些落選的人默默等待結果就好了,在這期間,專案組也會不斷向全組織通報專案進展,我們可以從這些通報中得知一些與該專案有關的資訊。
“以後只能從通知欄打探訊息了。”我對儒馨說道。
“也就看看而已,我們也插不上手。”儒馨無精打采地說。
“不要那麼消極嘛,萬一她們遇到什麼難題解決不了呢?說不定還要向組織裡的其他人求助呢!”我說道。
“都是最厲害的精英,還會出現這種問題?她們都解決不了了,那我們還能怎麼解決?”儒馨毫無信心地說,她的淡定從容到哪兒去了,這種事情對她真的打擊那麼大?按理說她是一個心胸開闊之人吶,怎麼會這樣呢?
“你看,之前的那個半實體化專案不就是我們提出來的嗎?我們提出來之前,那些所謂的高手達人也沒想到那個創意嘛,所以說,一場考試說明不了什麼的,無非就是證明她們的生活經驗更豐富而已,你說呢?”我安慰她說道,其實我說的也是實情,一個測試而已,何必搞壞自己的心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