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助學金,可以給那些更需要幫助的同學。”
寧萌喊窮,那也是看她和什麼人相比。
和有錢人相比,她確實是很窮。
可是和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學生相比,寧萌不認為,他們家庭的存款會有自己多。
即使學校願意給寧萌助學金,寧萌也不好意思拿呀!
聽到寧萌說自己已經年滿十八歲,可以自己掙錢,不需要學校的助學金。
劉主任又是氣惱又是感動。
十八歲的學生,在這些教書育人了大半輩子的老師眼中,也不過是個半大的孩子。
自己生活尚且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居然是其他人比自己更需要幫助。
周老師是個女老師,感情更加充沛,當即就感動得眼閃淚光:
“寧萌同學,現在不是逞強的時候,你最該做的,就是回學校好好學習,努力考大學。”
有骨氣是好事。
可現在這種情況,不是講骨氣的時候啊。
再說了,領助學金又不是件見不得人的事。
老師不會因此而看不起她。
同學們更加不會了。
大家都是農村出來的,條件好的人家就沒有幾個。
大多數人家都是省吃儉用,省下口糧供孩子讀高中。
他們倒是想領助學金,還領不到哩!
寧萌自知,若是她說自己還要做生意,不想去學校上課。
這幾個老師只會更生氣,就別想他們會同意她的條件了。
寧萌想了想,態度很誠懇地和他們溝通:
“這幾個月的自學生活,我已經習慣了在家自學。回到學校學習,不一定能適應,說不定還會打亂我的複習節奏。”
“老師您看能不能這樣,我在家裡自學,每週抽一天時間回學校,找你們幫忙解決自學時弄不懂的問題。”
“另外,學校安排的考試,我也會回去參加。”
寧萌的理由擺出來後,劉主任等人也遲疑了。
要說寧萌的自學效果不好,那純粹是扯淡。
效果不好,她能在初中畢業三四個月之後,把縣高的高三卷子考出478分?
這個分數,縣高的大部分學生都考不到哩。
真答應寧萌的要求,讓她在家裡自學嗎?
劉主任很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