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先斬後奏

由於第二天小年夜是在二舅家聚,當晚五姨五姨夫和小女兒付芳芳住了下來,五姨付芳芳和二妹文梅一起睡,小丫頭跟爸媽睡,五姨夫跟文宇兄弟倆擠一起,還好大炕睡得下。

付霞今天要回婆家,所以昨晚回去了,還帶走了不少文宇塞的肉食加糧布肉票。

這兩天家裡人多眼雜,文宇都是凌晨四點左右出去跑步,找個沒人的地方傳送一回,他現在發現自己已經能適應傳送一個來回了,然後休息至少一天,不知道以後能不能做到隨時傳送。

這兩天,文宇一直在考慮文家村的出路,漸漸的有了一些眉目。

四姨溫秀蘭帶著兒子孫正是下午3點左右到的二舅家,娘兩早上8點就從家裡坐著牛車出發,到縣裡擠公交車,再坐牛車,回來一趟折騰不輕。

“四姨好,表弟好。”文宇帶著幾個弟妹打招呼。然後給了表弟兩塊錢壓歲錢。

“小宇真的長大了,愣著幹嘛,叫人啊。”四姨趕緊拉了拉兒子。

“表哥好,表弟表妹好.....”

孫正是四姨的獨子,以前叫小胖子,現在已經長成了高壯小夥,個頭和文宇差不多,比文宇小1歲半。

“小宇這次回來幾天?”文秀蘭中秋的時候回家過一次,知道了外甥出國留學的事情,全家人都驚呆了。

“20來天吧,姨,我姨夫呢,沒來麼?”四姨夫孫彬做了他前世很久的偶像,當地縣農機廠的副廠長,看上去斯文秀氣猶如謙謙君子,做事卻是果敢剛正。

80年代農機站要黃的時候,是他站出來立下軍令狀,帶領大家過上了十來年的好日子。

雖然最後廠子最終還是沒能逃離被改革的滾滾洪流淹沒的命運。

“他呀,今天明天都要值班,比華夏領導人還要忙。”四姨顯然不怎麼樂意。

“大哥今年還回來麼?”四姨問二舅。

“往年都是初二以後回來的,今年應該也差不多吧。”二舅在燙著四妹帶來的雞鴨,好脫毛。

四姨在畜牧站工作,每年過年都會帶些雞鴨回來,加上只生了一個孩子,是兄妹幾個裡條件最好的。

四姨五姨照例都是住到初一以後再回去的,所以這幾天家裡都會住的特別擠。

文宇覺得造新房子已經得提上日程了,他戒指裡還有三千多塊錢,在這裡起一間磚瓦房都要不了一百塊錢。主要是磚瓦水泥錢,人工一般都是親戚朋友,管飯就行。

文宇打算去鄉里找大姑夫問問,哪裡有磚瓦水泥沙子賣,最好連施工隊也一起請了。

大舅文在福是初二到的,四姨五姨已經離開回家,他就一個人回來,實在是火車票難買,單程路上也要三天時間。住兩晚還要趕回去。

大舅今年已經五十出頭了,中等個子,有點魁梧,說話的時候嗓門洪亮中氣十足。

“大舅,我敬你一杯。”文宇拿著酒杯走到大舅面前,碰了一下,二兩高粱酒一口乾了。大舅是那種讓人肅然起敬的人,當了十幾年的兵,還努力把三個孩子都培養成職業軍人,可惜在小兒子這裡失敗了。

“小宇酒量可以啊,大舅陪你幹了。”仰頭喝下,大舅已經喝了一斤多高粱酒了,面不改色。

大舅家三個孩子,大女兒文豔芳比文宇大5歲,沒見過兩次,都不記得模樣了,在歌舞團工作,還沒找物件,把家裡長輩給急得。

二兒子文忠軍和他爸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不但長的像,脾氣也一模一樣,比文宇大2歲,入伍第二年。

三兒子文愛國長的像大舅媽施嫻,不過脾氣和兩人一點都不像,不怎麼聽話,有自己的想法,從軍是不可能從軍的,就算被老子打死也不會屈服。

大舅初四走的,兩家人一起送到村口,走的時候文宇問大舅要了家裡的地址。

到了初六,文宇家門前熱鬧的跟集市一樣,一輛驢車卸下一堆轉,一輛牛車卸下一車水泥,還有一個個青壯肩挑的沙子瓦片,很快把院子堆滿。

文宇正被老媽拿著擀麵杖追著跑,時不時的捱上兩下,當然是他故意的,讓老媽消消氣。這年頭為家裡辦點事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