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朝飾演的大嘴是短髮到也簡單,可能他還沒有女盆友,一臉的痘痘。
可難為化妝師了,必須有技術的人出馬,只要粉底打得厚,沒有醜的人,三兩下就收拾好了。
李彧跟沙一在旁邊看的輕鬆加愉快,到了他們的時候,就哭了。
嗡嗡嗡,嗡嗡嗡...
這是理髮的聲音,同樣三五下,兩個大青頭出爐了,兩貨有心炸『毛』,卻知道這肯定是導演的注意。
生怕他們不同意,先斬後奏。
你問怎麼看出來的?
哥哥來,化妝師別的不幹,首先給兩人的頭頂一人推了一下,一人一箇中分發型,然後開始慢慢收拾。
寬達六厘米的中分線見過嗎?就問你怕不怕?
李彧從未見識如此溜的『操』作,簡直鬼斧神工,可他一點不想笑,因為這條中分線在他頭上。
不同意?沒事,只要你敢頂著這個髮型出門,大家都ok的。
李彧頭一次,如此的期待光頭形象。
老實待著吧,任人『揉』捏戴上了假頭套,換上服裝,倒也有模有樣。
他們化完妝出了屋子,幾位女將也在等著了,你以為她們是來化妝的?
不然,其實她們是來看笑話的,這可是吃飯時導演透『露』的。
化妝就是捎帶腳的事,這也就是小劇組,沒有那些腌臢事。
你要是換個大劇組,那化妝的順序都是有要求的。先畫配角,你早化妝就有可能會花。
最後壓軸的是當然是主角,畢竟要把主角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
待女將出來,大家一起向客棧走去,其實很近,在衚衕裡拐個彎就是。
尚井的準備工作也做完了,看見幾人來到眼前:“恩,不錯!化妝師沒找我告狀,就算你們的功勞。”
“果然是你個罪魁禍首。”
李彧與老沙對視一眼,眼含熱淚,簡直心有靈犀啊,但是沒用,他們說了不算。
“行了,工作人員準備入場,檢查裝置,給你們五分鐘時間調整。”
......
一人拿著一塊板來到鏡頭前,這是場記,俗稱板爺。
“第一場第一鏡一次”
“3.2.1”
“開機”
從這聲音響起,整部劇就算開幕了。
板爺喊得這聲不僅僅是告訴演員可以開始表演了。
更重要的是為了記錄本次鏡頭的機位、景別、場次還有拍攝鏡頭號等內容,以便於後期剪輯師能夠更快的找到需要的素材。
而且拍攝前安排拍攝機會,拍攝時要記下拍攝中點點滴滴,還得伺候導演,瞭解導演的想法,傳達導演的想法。
甚至還要搬機器等雜事,都是板爺的事,而且出了問題多是板爺背鍋,捱罵最恨。
當然了也有好處,乾的活全面,對補充和積累專業知識有很大的好處,很多場記兼職剪輯,畢竟他最熟悉這些流程了,全程跟拍,甚至比導演還熟悉。
這也是場記的進身之路,很多都晉身成副導演甚至導演,很多有成就的導演都是場記出身,所以看似簡單的職業,也是很複雜的。
話題一轉,回到現場
“開始”之後,演員就進入了狀態。
第一場從郭芙蓉送走小青開始,郭芙蓉磨磨蹭蹭的轉過身來對著眾人說道:“有什麼粗活累活,只管招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