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資深選手黃車幹最有發言權,他參加了婁業導演的《春風沉醉的夜晚》拍攝,自認為演的很好。
後來聽說影片入圍嘎納電影節了,便跟當時的劇組請假說:“我要去嘎納電影節。”
導演覺得很有榮光,說:行,我們給你騰5天假。
後來?婁業根本沒通知他,嘎納沒去成,成擱那了。
還是從別人嘴裡得知的,自己的戲份被剪的就剩一個背影了,連個正臉都沒『露』,那種打擊估計就差縱身一躍了。
...........
拍攝過程中演員可以與導演就臺詞或者動作之間有分歧,吵吵嚷嚷的很常見,但那都屬於良『性』分歧,但你不能直接否定劇本,即便只是某一部分。
如果導演跟演員討探這一部分是否有必要,那行。
但要是你直接否定,那是會出事故的,這就是耍大牌了。
除非你強勢到導演也得退讓三分。
李彧知道這個鏡頭沒播出不過不能說,只能胡攪蠻纏了。
“包世宏就是個保安,又不是磚家、公知,那麼嚴謹幹什麼。”
騎自行者的老者是工藝品廠的工藝造型師,一輩子勤勤懇懇,一心掛念的工廠卻頻臨倒閉,生活所迫的他連路邊的飲料瓶都撿起來。
寧皓拍這個鏡頭是為了表現底層人民在社會改革、企業改制之下的無奈與心酸。
但與劇情無法完美銜接,只能捨棄,這也是藝術片與商業片的不同之處。
這個鏡頭表達了導演的思想,如果寧皓還是文藝片導演,無疑就留下了。
但現在他在轉型商業片,他依舊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但前提是必須迎合觀眾,不能讓觀眾看不懂。
文藝片導演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把自己的智商拔高了一層,他們把票房失利的因素歸結為觀眾的境界不夠,看不透他的思想。
拜託,大家進電影院本就是放鬆的,難道跟你玩“你說我猜”遊戲?大家都很忙的好不。
向市場妥協是一個合格的商業片導演必須要學會的技能。
...........
寧皓對蒙太奇手法很熟練,而且也有自己的心得,《瘋狂的石頭》就是這種手法的結晶。
蒙太奇具體解釋起來很麻煩,最簡單的說法就是:鏡頭切換,從一個場景切換到另一個場景,透過後期剪輯的方法,構成兩個人之間的某種聯絡,從而表達情感。
電影的蒙太奇,主要透過導演、攝影師和剪輯師的再創造來實現的。
透過快速剪輯的方式推動劇情的發展,但這樣對拍攝地的要求就很高,很多。
你選定了一個拍攝地,可能只拍攝的幾十秒甚至幾秒鐘的戲份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外聯製片都快崩潰了,天天吐槽寧皓,可還得根據導演的要求在外掃『蕩』,最重要的是經費不夠,全靠嘴皮子磨,簡直要蛻皮的節奏。
........
太陽西下,暮『色』降臨
白天拍攝任務結束,雖然磕磕絆絆,能用的鏡頭不多,但已有預料的眾人倒也沒太失望,
新手導演+新人演員+新手後勤,所產生化學反應是很可怕的,在寧皓心中只要沒出大紕漏就算成功了。
今天白天的拍攝計劃就是這些,晚上的任務是盜賊三人組夜探羅漢寺的部分。
對今天的拍攝進度比較滿意的寧皓,把李彧等人叫到監視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