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流程有伯納把控,最重要的是給予今天來臨的所有媒體以及專業影評人一份得體的紅包。
統一的說法是車馬費、潤筆費、辛苦費,不求他們吹捧,只求不壞事就行。
捧一個人很難,但要壞一件事,簡直不要太簡單。
而這些事情就不需要李彧『操』心了,自然有張希帶人去做。
他要參加一場訪談,經緯主持的《電影報道》,每週日播出一期。
.....
九月二十二上午,中影資料部。
昨天《三封情書》正式登陸各大影院,按理說今天就可以查到首日票房。
早晨九點剛到上班時間,李彧就在門口等著了,他以為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去對待票房資料,但其實他的心中依舊忐忑。
昨天晚上跟天仙在船上僅僅做了一次有愛的運動就要偃旗息鼓。
甚至後半夜直接失眠,這是自他歸來的一年多的時間裡是不曾有過的。
忙於工作無心睡眠的次數有不少,但佳人在懷卻沒有那啥心思可是頭一遭,惹得天仙嚴重懷疑李彧是準備始『亂』終棄了。
然後她就化身騎士策馬奔騰,無盡索取。
清晨的李彧送出最後庫存的幾條染『色』體,才讓這小姐姐進入沉睡狀態。
穿戴整齊的他就來到中影等候訊息。
這年月的票房統計沒有那麼簡單,不像後世的影院都加入院線系統,可以用一套售票軟體,電影票房都是即時顯示的。
現在一些稍偏遠地區的影院統計方式竟然還有手抄版的,這樣就得等第二天上班統計出資料再上報。
李彧在這裡等待了好幾個小時了,茶水已經喝的一點滋味都沒有,看人家忙著接電話,然後統計資料的樣子也不好意思麻煩人家。
.....
得不到明確訊息的他只好藉助電腦,瀏覽起各個評分網站的評論以及部分影評人的部落格。
一部作品問世,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欣賞,就像一部經典電影問世後依舊會得到不少指責。
《三封情書》與經典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它就是一部最標準的商業電影,自然有褒有貶,值得慶幸的是褒大於貶。
目前較大名氣的豆瓣上已經超過三千人評分,目前分數是八分。
窺一葉而知千秋,如果沒有人攪局的話,這場口碑戰已經穩如狗了。
“作為一名李彧的書『迷』,我也曾疑『惑』過小說搬上熒幕是否合適,即便他是原作者。畢竟作家與導演是完全不同的工種,出了影院的我心甚慰,導演李彧,還行。”
“我不懂怎麼點評一部電影的好壞,但我懂情感,一部好的電影能夠感染人心,劇中的黃博幾乎脫離了黑皮的桎梏,這是個百變的演員,當然其他演員也很優秀,這是一部誠意之作,我給五星。”
......
“我這人很直接,四段愛情都很感人,導演對人物的刻畫很有自己的想法,寥寥幾筆就將人物的『性』格給展『露』無疑,本應給予五星好評的我只給三星合格分,因為他把我最愛的趙靈兒給寫死了,魂淡。”
看了這條評價的李彧只想說一句“麻蛋。”
當然,也不可能全是正面評價,反面例子也是有的,例如“李彧?誰啊?無名之輩,嚴重懷疑他就是掛名鍍金的,導演絕『逼』是作為監製的寧皓。”
“我看到的就是最庸俗的情愛,毫無藝術『性』可言,這是一部單純為了追逐票房而生的電影。”
“一場以青春為名的無謂呻『吟』,又臭又長自以為是的故事,一星,不解釋。”
合上電腦的李彧心中波瀾起伏,與普通觀眾幾乎一面倒的好評不同,影評人的評論要稍顯兩極化。
有的人可能是真的不喜歡這類淺白的電影,有的人卻是為了標新立異,你們說好,我就反著來,挑刺太容易了,以此凸顯自己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