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

<v賺了十萬才完成《石頭》的後期製作,中影答應發行對他絕對是喜事一件。

但既然李彧在,就不可能選擇如此保守的方案,現在不是後世網路發達的年代,一部影片憑藉口碑翻盤幾乎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口碑爆棚的《石頭》也不行,他們最大的敵人是猖獗的盜版商。

原時空的中影給量身定做了最合適的發行策略:在帝都範圍內的影院舉行三天的免費看片會,寄希望於口口相傳的口碑加持。

說白了《石頭》就是中華橫的小白鼠,但它優良的口碑使得它可以站穩腳步。

無疑這個策略很有新意,《石頭》第一週的票房收入是二百萬,在沒有增加排片的情況下第二週票房400,近乎翻倍。

是的,沒有增加排片,不是不想增加,是來不及。

現在的膠片複製製作麻煩,數字複製也無法想後世一樣透過衛星訊號傳輸給院線,而且快遞不及後世發達。

等院線拿到現製作好的複製時最少七八天過去了,而一部影片的播放壽命只有一個月,前半個月的成績基本佔七成。

電影上映後只要五天,市場上就開始充斥著劣質盜版。

三五元一張的光碟與三五十一張的電影票,這是一個貌似很簡單的選擇,但很多人依舊選錯答案。

“趙總,對於貴公司答應發行,我們很高興,但只有五十張複製,實在太少了。”李彧希望對方改變注意道。

“不少了,如果不是有婁德華出演,最多三十張複製的。”

“........”

不死心的李彧依舊試圖說服對方:“可是即便影片口碑大讚,根本沒有時間製作複製的。”

“你們有點盲目自信了,相信我們的眼光,五十張夠用了,我們是專業的。”

信你妹啊,你跟梁靜如什麼關係,她怎麼敢借勇氣給你們瞎『逼』霍霍。

........

目前國內影院大約有七百家共三千多張銀幕,如果只有五十張複製,那換算成排片率只有百分之一。

一本膠片複製大約有四盤,理想狀態下可以供四張銀幕同時播放,這還要完美調整好時間差才行,但顯然很難。

而數字複製就是一塊硬碟就不支援這種『操』作了,就算複製可以最大限度的流通,那也最多隻有百分之二的排片。

這個比例跟後世動輒百分之二三十的排片率根本無法相媲美。

唯一的道路只有自己花錢製作複製,交由中影分發給各級渠道,但這有太多風險無法預測。

而且自己買的話太貴了,一塊硬碟三百元,經中影複製影片進去轉手就是五千一個。

一個膠片複製成本三千,轉手就是一萬一本。

別以為中影是大企業就如何清高了,有的是小手段制約你,例如製作十個複製給你報二十個。

派出二十個人去各地推廣,給你報五十個甚至一百個。

這些都是製片方無法去核實的,只能老實的掏發行費。

這樣就存在監管的問題,只有結成利益共同體才能保證對方盡力的負責發行事宜。

這也是很多發行公司都是按行規收取票房分成的原因。

看著油潑不進,水淹不滅的趙黎,李彧知道對方打定主意是要《石頭》做一次中華橫的小白鼠了。

“我們....”話沒說完的李彧被推門聲打斷了,從門外陸續進來好幾位人。

前面幾人李彧不認識,但最後一人就不可能不認識了,正是中影實際掌舵人韓三爺。

無論你有多高傲,無論你有多自負,但只要你在影視界混一天,就沒人敢無視這位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