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出國不知道錢不值錢,在帝都這兩百歐都夠普通人一個月的薪水了。
李彧與福茂的交流也是全靠她居中調停。
福茂開口就是法語,即便李彧詢問:可以用英語交流嗎?
對方回答:可以,然後依舊固執的使用法語,然後李彧用英語回應。
福茂是懂英語的,甚至還很是精通,像他這樣的法國佬有很多,他們把使用法語提高到民族形態與尊嚴的地步。
在李彧看來,這不是驕傲也不是高傲,這就是固執,固執的法國仁活該被大勢掃到臭水溝裡。
“噢,高蒙影業啊,久仰,那麼我們可以獲得多少分成呢?”
作為一心想把電影版權推銷出去的李彧,來之前必不可少的就是研究一點國外發行公司的底細。
高蒙是法國最老牌也很大的發行公司了,即便發展過程中遭遇了很多磨難,但現在的規模也不容小覷。
至少不是阿貓阿狗一般純靠忽悠的皮包公司,一聽是高蒙找上門來,李彧就心動了。
不過李彧還是過於的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高蒙的高傲,在它眼中,自己不過是隻螞蟻,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
“分成?噢,不不不,恕我直言,我沒有許諾分成的權利,三十萬歐元,這個價格很公道了。”
對方說的很委婉,但李彧知道他的潛意思就是自己咖位小,根本沒有資格談分成。
他拍攝的這部入圍的電影的價值,在他們的眼中只值三十萬歐。
他在來法國以前查詢過,國內電影賣出版權的分成大約在8~15。
他做好了接受最低分成的比例,但人家根本不按套路出牌,這就是『亂』拳打死老師傅。
原來分成這麼高檔的方式不是他這種菜鳥可以獲得的,除非他能夠證明自己的實力,例如拿下幾個獎項。
來這裡的電影人不都是這個目的嗎?
這年頭三十萬可以換三百萬偉人頭,也不算少了,但這麼賤買,李彧是不同意的,他又不差這一點錢。
他不是那些撇家舍業拍電影的人,只要有人要恨不得立馬就賣了止損,一千萬的投資額還拖不垮他。
再說了,已經到了戛納,再怎麼樣也要等到頒獎典禮結束,如果能夠得獎,那價格翻幾個翻都不成問題。
不過來人也讓李彧稍微體諒了李樰的工作,不是有難度,而是難度太大了。
李樰來戛納已經一個多月了,除了公關以外,她的團隊還要負責海外發行事宜。
當然了,這裡的發行跟國內直接找影院與院線要排片不同,她要約見各國的片商與發行公司。
對於逸陽來說,這是一條從未走過的新徵程,艱辛自不必多提。
李樰說過她每天都要見片商,有阿根廷的,有法國的等等,只要肯見就行。
見了二三十家,依舊沒有人對這部電影感興趣,直到四月底的入圍名單出爐,才有人提起興趣來了。
就像剛才那人一樣,都想低價撿漏,想賣高價?也不是不行,等上映以後看口碑吧。
口碑好、質量硬,可以加,如果再獲獎,那就更好了,直接收回成本也不是不可能。
喜歡華娛之縱橫請大家收藏:()華娛之縱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