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銳崗傳來訊息,上級領導對於他的提議不反對。
對於公門中人來說,不反對已經算是一種答覆,別奢望有人會跟你拍胸脯保證,畢竟他們講究的就是八方不漏。
《華夏達人秀》可以藉助逸陽前期投資而開展,如果獲得成功可以以此為模版向上級申請政策扶持。
作為誠意,番茄臺將節目植入廣告的利潤讓給了逸陽,前提是得他們自己拉的資源。
成立偉人頭專屬的投資基金這事也有路可依,手續可能會繁瑣但終究是一個希望。
至於收購默克多的電視臺,從而『插』手tvb的機會被拒絕了,這屬於國家戰略佈局方面的計劃,暫時不是他們可以『插』手的。
不過,入蠱tvb也是基金以後的發展計劃,不必急於一時,相信只要表現出自己的實力來,總會有契機的。
身在蓉城拍攝的李彧已經著手謀劃,張希、李樰、還有陳軒等人都被會有新的任務或職務。
昨天晚上逸陽的中層領導都到了,今日即將展開一次會議,關於逸陽未來的發展方向。
兩條腿走路是最穩當的方式,電影電視是一條,而佈局綜藝是另外一條。
會議時間定的會晚一點,李彧需要與各部分負責人提前詢問他們的工作進度,以及他們對於可能調崗的意願。
畢竟今天的決定對於他們未來的規劃會有很大的變化,很多人的職務與負責的職責會有許大的改變。
........
李彧第一個見的人是張希,她是李彧認識最早、最熟悉也最信任的人,她是逸陽的大總管。
李彧對於自己多有錢,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張希也沒有,不過前幾天的她就開始稽核李彧與逸陽的資產。
李彧要在不影響逸陽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拿出一點五個億做前期投資,這些錢短時間內看不到效益。
清晨八點,李彧房間
李彧與張希面對面的坐著,李彧在聽,張希在說,說的自然是逸陽的資金概況。
2005年的半年時間,《路過》與《筆記》的銷量共計二百四十萬冊,扣除版稅的版權收入在一千二百萬元左右。
刨去投資《瘋狂的石頭》的三百萬與李彧的日常開銷,一百萬買了麻花的部分股份,還剩八百萬是李彧的純利潤。
2006年,隨著小說口碑的發酵與李彧名氣的上升,《路過》的銷量一再攀高,這一年小說銷量破千萬。
大部分銷量是《路過》提供的,這是由《路過》小說的特『性』決定的,屬於‘快餐’的它被這一年的爆發壓榨了極大的潛力。
版稅收入五千多萬,這錢屬於李彧的私人收益,並沒有算入逸陽內,這個資料可以登上作家版稅收入的榜首位置了。
幸虧作家收入排行榜在明年才會推出,才不至於讓李彧曝光。
投資的《石頭》票房大爆,盈利一千多萬,《武林外傳》的網路版權也接近一千萬。
恰逢零六年是世界盃,李彧也薅了一把羊『毛』,收益也在近千萬。
這一年逸陽收入不算少,但開銷也很大,《石頭》的分紅,成立公司的花費、員工開支、還有簽約寧皓與黃博都是要花錢的,這部分開銷得有大一千萬。
還有《三封情書》的製片費用與宣發費用,接近兩千萬。
這一年的逸陽基本實現了收支平衡,至於《情書》的票房收益,因為現金都在院線方,按照院線與製片方分賬的規則來說。
一般是電影下映後的三個月時間,才會把票房歸於製片方,如此這塊收益就要歸於零七年了。
整個逸陽的起始資金就是靠《石頭》的盈利,以及《武外》的版權費用,就足夠逸陽發展所需。
除了上述的大的資金來源,還有網路小說的收入,以及他在渣浪部落格的的部分收入,不多,幾十萬還是有的,作為李彧的日常花費還是足夠的。
這一年,逸陽沒有產生一分錢的利潤,李彧個人收入是五千多萬版稅。
零七年的小說整體收益要減少很大,尤其是《路過》減少了一大半,這半年的版權收入只有一千多萬。
但逸陽傳媒卻迎來了大豐收,零七年初,《情書》的票房收益就到賬了。
《情書》的票房不錯,接近一點三億,因為這部影片的發行費用是直接買斷的,如此逸陽可以分賬的票房比例達到了四成。
直接劃到逸陽賬面上的現金就是五千二百萬,再加上廣告植入,電影頻道與網路版權以及dvd燒錄,總體的收入是六千萬。
其中兩千萬留為逸陽的正常運轉資金,畢竟今年逸陽的投資不小。
小賭怡情的賺來的資金有九千多萬,因為《神魂交融》還在上映,票房與其他的收益還沒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