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九十五章 齷蹉與佈局

哥倆好的天下至少有一半是馮曉給打下來了,這話一點『毛』病都沒有,完顏兄弟的發跡也是從投資馮曉的《沒完沒了》開始的。

從此,加入哥倆好的馮曉開啟了他一年一部,部部爆款的導演生涯,唯一的例外就是2005年馮曉沒有作品問世。

因為他與哥倆好的第一次合約到期了,不滿於以前每年400的固定分配方式的他選擇了離開,一年後他才重新加入,理由是被完顏兄弟的誠心打動。

誠心看不出來,但誠意確實不少,除了作為導演該有的一部分收益外,400現金加額外3哥倆好公司的股票。

人的野心是會滋生的,曾經的馮曉不過是王碩身後溜鬚拍馬的跟班,那時候的他為了有個正式的編制而費盡了嘴皮子,後來也是因為王碩的舉薦他才有資格參與執導《帝都人在紐約》。

後來馮曉為了400的年薪離開紫禁城影業而加入哥倆好,這是第一次,第二次的他因為哥倆好的滔天誠意而選擇了再次迴歸哥倆好。

有一有二自然有三,哥倆好與馮曉的第三次磨難在2013年,這一年他們的合約再次到期了,野望滋生的馮曉的選擇自然是離開哥倆好的懷抱。

失去了定海神針的完顏兄弟慌得一比。

在這一年哥倆好20週年慶典的時候,無奈的完顏軍在大會上提出了哥倆好的下一個方向——實現“去電影單一化”。

這個本意是“除電影外,發展網際網路、實景娛樂、衍生品周邊、投資基金,使收入來源多樣化”的意思。

後來被無限放大成為“哥倆好不拍電影”的解讀,一時間讓其創業板影視公司老大哥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外界的解讀不是空『穴』來風,那段時間,哥倆好電影片單零零散散,拿得出手的確實沒有幾部。

哥倆好旗下的電視劇一哥張大鬍子一如既往的撲街,而且也沒執導過商業電影,扶持的部分香江的導演也不爭氣,而馮曉也離開了。

這一年的哥倆好開始撲街,但後起之秀光鮮傳媒卻風頭正勁。

2014年,光鮮傳媒首次超越哥倆好成為年度民營電影公司票房冠軍,哥倆好市場佔有率跌出三甲。

當然,電影行業雖然落魄,完顏兄弟卻也從其他渠道也獲得不菲的收益,但他們開始偏離了傳媒公司的跑道。

2015年,完顏兄弟也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再次調整戰略目標,透過各種收購的方式,正式宣佈再次聚焦電影的策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早已離心的馮曉給“請”回來,代價就是10.5億元收購東陽美啦70股份。

闊別電影市場整整兩年的馮曉又開始了每年一部電影的穩定輸出。

這就是馮曉曾經說過的:“我永遠是哥倆好的人,我要跟完顏兄弟幹到底,我要在哥倆好養老。”

外界都以為完顏兄弟多年來一直與馮曉好的穿一條褲子,很少有人知道他們之間有這麼多的齷齪。

這也是完顏兄弟收購東陽美拉,為什麼還要不近人情的規定馮曉每年必須提供多少的利潤,不夠就要需要馮曉自己掏口袋的原因。

身為商人的完顏兄弟早就明白感情打動不了馮曉,但利益可以。

..........

與鬱悶的馮曉相比,今天的李彧也很高興,今天的這場聚會里,他是受到關注最多的人,即便是徐小徐也不行,相比於她可以在外界宣揚自己為《三十三天》付出了多少,但在今天這個圈內的人士的場合裡,她不敢。

不是她怕李彧,而是沒有必要,因為有資格入場的都知道李彧才有真正的桂冠。

不管是是資本、導演還是明星亦或只是新人,只要有機會來到李彧身邊的,絕對沒有人給李彧黑臉,大多數都是一句:“李總,您好,我是,我幹了,您隨意。”

李彧的身份很多,但大多都是需要他們仰望的存在,資本需要入場的門票,導演要拍攝資金,明星要角『色』,新人要機會,而這一切李彧都可以提供。